更為廣泛的全球發行網絡,這是當前中國電影從業者們在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市場路途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而一個經常被提到的詞,“宣發”,則透露出另外一個重要的抓手:宣傳。發行被認為是確保影視作品投資回報的基石,也是實現盈利目標的主要通道。而宣傳與發行緊密相連,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決定了影片的公眾認知度和最終的票房成果。?此前,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傅若清在第十三屆北京電影節期間就曾表示,《流浪地球2》在創作階段就有海外同步上映的宣傳思考。而“全球同步上映”的發行策略,正是業界普遍認可的最優發行選擇,可借助全球同步上映的契機,讓各地的宣傳活動相互呼應、形成協同效應,打造一個以影片為核心的文化傳播事件。?《流浪地球2》最終正是選擇了海外的專業發行公司合作,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8個國家同步上映。?這是中國電影出海的又一次重要實踐。??而如果將《流浪地球2》的全球票房數據和與其同期上映的《阿凡達:水之道》(下稱“《阿凡達2》”)進行對比(圖2),也可以直觀感受到后者因廣泛的全球發行網絡所帶來的票房優勢。《流浪地球2》的非中國內地票房數據,在對比之下,幾乎隱形。??(圖2:電影《流浪地球2》和電影《阿凡達2》的全球票房對比;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作者制表)?發行網絡的對比差距如此明顯,那么宣傳呢??Cision Communications Cloud平臺監測數據(圖3)顯示,在電影上映之前,《阿凡達2》的網絡提及量一直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數量;并且,隨著上映日期的臨近,電影的報道聲量也逐步提升。而相對來說,《流浪地球2》在英語世界里的聲量,上映前后,始終在一個偏低的狀態里。??(圖3:網絡中提及電影《阿凡達2》和電影《流浪地球2》和英文片名的文章數量走勢對比;來源:Cision Communications Cloud平臺;數據周期: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美國一位資深的電影行業記者在被問到過去三個月是否有收到任何關于中國電影的信息時向筆者表示,除了票房報告之外,他很少收到免費提供的或宣傳中國電影的信息。“除了對這里的華人移民之外,中國電影在這里的推廣幾乎不存在——即使在頒獎季也是如此。你必須主動去尋找,即便如此,結果也是微乎其微。在美國,中國電影的宣傳工作主要是向唱詩班講道(作者注:preaching to the choir,指面向一些已經了解中國電影的人宣傳中國電影),而不是向更廣泛的觀眾宣傳 。”?另一位多次為BBC Culture 和《經濟學人》等刊物撰稿的自由影評人和藝術記者告訴筆者,他通常會在年底的時候寫一篇關于當年最熱門影片的文章。而有時會出現一種情況,前十的電影中,有九部電影是他非常熟悉的,但有一部電影,卻是他完全沒有聽說過的——而這通常就是一部中國電影。“一部電影能在中國如此大受歡迎,而在英國(我想在西方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卻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印象,這種現象非常有意思。”?2021年11月,國家電影局發布《“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定下2035年我國將建成電影強國的發展目標。其中,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是這一大目標的子目標之一。目標在前,實踐在途,而基礎的聲量數據對比和海外業內人士的反饋,都直指一個事實:中國電影出海,在宣傳方面,做得還不夠;或者說,在宣傳上未能給予與海外市場體量相匹配的投入。?趕早不趕晚,主動傳播對沖“文化折扣”?中影集團電影進出口分公司經理劉春曾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影走出去首先需要解決作品定位問題,如果影片故事架構和敘事手法只想保證國內市場,不考慮國際受眾喜好,這樣的影片在海外發行就會遇到困難。”他認為,雖然很多影片藝術水平非常高,但會受到譯制的嚴重制約。不僅是中國電影,日本、韓國和歐洲影片在走向國際市場過程中都遇到過“文化折扣”的問題。?海外發行的外語片,其觀影人群往往都以本族裔為主體,不論是占比最大的印度電影,還是韓國電影、墨西哥電影、西班牙電影等都是如此。有學者指出,當前世界電影市場上真正能夠超越種族與文化的類型只有好萊塢的全球化英語電影。?對于海外發行的外語片來說,在以本族裔為觀影主體的前提下,借助不斷擴大的影響力,逐漸帶動其他族裔觀眾是相對可行的路徑。而影響更多的族裔人群,意味著需要更早開始宣傳動作,用更多的方式去積累聲量,形成更大的、更有滲透力的影響力。?參與了《流浪地球2》英國發行工作的湯夢丹曾在接受娛理采訪時表示,《流浪地球2》在英國上映,他們僅有半個月的宣發時間,根本不夠他們發力,去觸及更多潛在的非華人觀眾。?最早提出“文化折扣”概念的學者們在研究中也有提到,語言和文化背景是導致文化折扣的主要指標。這也意味著,從語言層面重視譯制水平和從文化背景層面調整影片的內容邏輯展示,有助于減少“文化折扣”。而這樣的重視和調整,除了對影片本身,也應該發生在對影片的宣傳上。?多媒體展示是一種常見的靈活調整內容展示邏輯的方式。早在2001年,美通社便協助電影《珍珠港》發布了世界上第一篇多媒體新聞稿(Multimedia News Release),將電影的預告和拍攝花絮片段,隨著圖文稿件,分發至向全球的新聞通訊社和媒體機構。??(圖4:2001年,美通社協助電影《珍珠港》發布了世界上第一篇多媒體新聞稿)?電影的出品方和發行方可在不同的傳播渠道上,通過更高頻率、高質量的自主傳播,主動為海外受眾,尤其是專業受眾,如行業媒體記者和相關從業者等,提供豐富的、多角度的、更為細節的影片相關信息,減少出現“即便對方主動去尋找,結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情況。?如果將《阿凡達2》上映前后的網絡聲量走勢圖再往前拉(圖4),會看到在電影上映前,有關電影的信息,一直有在持續傳播,并且偶有小高峰。這一過程中,聲量疊加,影片印象逐步加強,受眾的期待值也隨之逐步建立。?(圖5:網絡中提及電影《阿凡達2》英文片名的文章數量走勢對比;來源:Cision Communications Cloud平臺;數據周期: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類似的例子,還有即將上映的《功夫熊貓4》(圖6-9)。在電影上映四五個月前,影片發行商環球影業便已經開始結合線下活動,鋪設相關內容信息;而隨著影片上映的日子臨近,聲量峰值的密度也隨之變高。??(圖6:網絡中提及電影《功夫熊貓4》英文片名的文章數量走勢對比;來源:Cision Communications Cloud平臺;數據周期: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圖7:《功夫熊貓4》發行公司環球影業2023年10月23日通過美通社發布的影片相關活動信息)???(圖8:《功夫熊貓4》發行公司環球影業2024年2月6日通過美通社發布的影片相關活動信息)??(圖9:《功夫熊貓4》發行公司環球影業2024年2月16日通過美通社發布的影片相關活動信息)?細看這些執行,其實與中國電影在國內的宣傳思路是類似的。只是多數出海的中國電影通常是在確認了海外上映的細節后,才會依靠合作的海外發行公司著手進行當地的宣傳。而如果沒有留夠充裕的時間用于規劃和落地本地的宣傳策略,臨到上映,才開始去敲海外行業媒體的門而對方卻還對影片一無所知或興趣缺缺,最終宣傳趕不上發行,則也無法有效地提振海外票房。?因此,中國電影的出品方可以考慮影片海外宣發工作的提前布局。宣傳和發行,早早兩手抓,并且兩手都要硬。在電影籌備期、拍攝期、后期制作期、準備發行期等重要項目節點,同步對海外進行宣傳,逐步釋放信息,至少在海外行業媒體記者群體中先建立印象,而不是等到電影即將上映,才開始依靠海外發行公司進行相關傳播。?當前,中國電影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根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4年春節假期(2024年2月10日至2月17日)全國電影票房為80.16億元,觀影人次為1.63億,均創造了同檔期新的紀錄。?國內市場的繁榮也為中國電影“出海”提供了堅實后盾。而對于中國電影人來說,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光影的能力和水平,用電影語言講好中國電影故事,需要用國際視野去看待和規劃,對具體的電影影片進行提前布局,深入了解全球內不同目標市場的文化習慣和觀眾喜好,以便量身定制宣傳策略。而在這個過程中,海外媒體是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它們能夠為中國電影在本地撬動更多的關注擴大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這樣的東風,中國電影出海,不妨多借。?美通社發布的電影類英文新聞稿參考:?Ning Hao’s New Film “The Movie Emperor” Premieres in China; Luc Besson Praises, “Every Shot is a Delight” ?Chinese Suspense Film LOST IN THE STARS Tops Chinese Box Office for Two Consecutive Weeks, Set to Release in North Americ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CMC Pictures Secured Distribution Rights for THE WHITE STORM 3: HEAVEN OR HELL ?iQIYI Gains Attention with Theatrical Releases and Socially Impactful Storytelling ?文章參考鏈接及文獻:?詹慶生.2003—2017年:中國電影的海外商業發行[J].當代電影,2018(5):55-63.?本文作者:Wendy Huang 美通社海外傳播內容主管您也可以關注“美通說傳播”的公眾號:prnews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