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美通社在北京舉辦新傳播茶會,主題為“解鎖企業傳播:如何利用媒體選題,巧抓熱點”。活動邀請到美通社中國區受眾拓展部總監劉曉林、鈦媒體副總編輯項歐、《數據》雜志副主編姜子謙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分別從如何在媒體融合時代從媒體角度解讀和傳播企業內容,媒體人的工作方式與內容需求,數據新聞模式與背后的趨勢,以及從主流媒體日常新聞報道流程與選題策劃的操作經驗入手,為企業公關市場人士提供傳播內容的全新視角。近百余位企業公關、市場人員出席了本次活動。
企業新聞傳播的熱點思維,方法與案例
美通社中國區受眾拓展部總監劉曉林
劉曉林介紹了企業新聞傳播的熱點思路,包括企業如何發現熱點、如何正確的切入熱點,以及熱點的安全性判斷。劉曉林表示,企業在利用熱點進行傳播策劃時,首先要把握熱點趨勢,找到熱點與受眾興趣和品牌產品的契合點,根據熱點特性的不同,針對使用不同的工具發現熱點,利用不同層次的渠道傳播熱點。
劉曉林特別強調了企業PR需要更為深入地去了解媒體思維和算法思維,知道媒體在想什么,了解算法推薦什么,內容的主要消費場景已經轉移到了移動端,企業的內容最終能不能被用戶看到,首先要有價值,其次是這個價值在多大程度上與多少用戶匹配。
他給到企業PR一個建議,提煉一套與自己品牌和產品服務緊密相關的行業關鍵詞庫,按照不同產品、條線、內容主題,分析關鍵詞相關的用戶基礎和用戶畫像、行為習慣,在內容生產中有針對性的切中核心利益關鍵詞。
在熱點傳播中,除了具備敏銳的熱點判斷和執行力之外,企業一定不要讓精心策劃的內容,只發布在一個渠道,無論是Social的語言,還是新聞的語言,讓內容適應不同的平臺特性,進行廣度傳播,以穩定的頻率,掌握好傳播節奏。只有真正的內容價值打動受眾利益或情緒,讀者才有互動與分享的動機。
最后,他分享了多個企業借勢熱點傳播值得借鑒的案例,幫助聽眾從理論落到實踐。
深度內容請閱讀:公關如何借勢媒體,巧抓熱點?企業新聞傳播的“熱點思維”
懂得內容價值,不管是市場的PR,還是公關,都是被尊重的
鈦媒體副總編輯項歐
鈦媒體副總編輯項歐表示,作為媒體,通常關注的事情包括世界上可預見的、事實存在的事件,比如在美通社公關月歷上所列舉的世界杯、CES、端午節等等。第二大類,就是媒體會自主發聲的某些事情,也可以叫做媒體的自主內容,比如鈦媒體針對某個手機廠商的采訪或某個科技行業趨勢的報道。
人們可以將媒體看作是一個傳聲筒或者搬運工,他們需要把企業和世界上任何發生的事情經過有效的篩選之后,傳給用戶。在這個過程當中,媒體會對信息進行篩減,加工,梳理,最后傳遞給用戶。所以媒體需要傳達的是用戶看重的價值與內容,而不是企業認為重要的內容。而用戶需要的內容,則是新聞事件的最基本信息,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意義。項歐認為,恰恰是這些去掉華麗辭藻且看似平平無奇的信息,反而是最受媒體歡迎的傳播素材,才能達到更好的媒體傳播效果。
在結合社會熱點進行傳播的問題上,項歐強調所謂“抓熱點”的關鍵,是使人產生對某個價值觀的認同,互相認同的價值觀是企業、媒體、讀者之間交流的基礎。并且,媒體和企業傳播人士之間也應該像是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一般,在認可內容的價值的基礎上,不管是市場或是公關,都值得被尊重,才能夠有更好的合作。
數據亦可震撼人心,提升品牌知名度
《數據》雜志副主編姜子謙
數據新聞作為新興的新聞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以其長線性、全面客觀的特點,來幫助讀者避免做出片面主觀的判斷。《數據》雜志副主編姜子謙解釋,數據新聞是將所有相關的數據進行直觀的視覺化的呈現,再配合新聞稿件,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某一信息。以英國衛報2010年對于伊拉克戰爭的數據新聞報道為例,姜子謙表示,數據新聞無需太多語言,數字亦可震撼人心。
在企業以及品牌方對數據新聞的把握方面,姜子謙建議需要從四個屬性來抓取重點,即行業垂直性、調查對象明確性、實用專業性以及結論性,從這四點屬性出發,體現垂直領域專業度、數據人群與數據源精準度、數據與企業產品的核心相關程度以及數據所體現的行業趨勢及高度,用有價值的數據提升品牌宣傳的核心價值與行業話語權,來吸引更多媒體的注意力。
對于數據新聞領域與企業傳播未來潛在的熱點,姜子謙預測政府數據、消費升級、農村企業以及人口紅利相關的數據將會是當下社會比較熱點的話題,就這幾點所展開的相關數據新聞傳播,對于品牌的提升會高于傳統的新聞稿件。
獲取更多市場傳播內容與分享,歡迎您參加接下來的美通社新傳播茶會活動:
美通社2018海外傳播茶會(深圳站)——國際媒體趨勢與海外傳播機遇
美通社新傳播茶會(杭州站)——如何通過系列性新聞選題策劃,深挖品牌傳播價值
獲取更多公關傳播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美通說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