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1年12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創造了了不起的商業成就,但是環境遭到了如此大的破壞,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離。我們腳底下的這片土地,這個地球,不是從祖先那里繼承來的,而是從子孫那里借來的,我們今天如何還給子孫一個完整的地球,這是最根本的倫理問題。中國人可以什么都不怕,唯獨怕殃及子孫。目前大家對商業環境很焦慮,但是我仍然抱有一份希望,因為中國人在骨子里是愿意為子孫留下一片藍天碧水的,只是過去三十年我們自己迷失了。今天這樣一個論壇,與其說灌輸某些真理給大家,不如說是啟迪大家每個人內心的良知與善念。”
11月25日,“2011世界商業倫理大會暨第三屆商亦載道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拉開帷幕,前IBM(中國)首席戰略顧問白立新博士首先開宗明義地表達了論壇的使命與愿景。
本屆論壇由哈佛《商業評論》雜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一財經日報》聯合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支持。作為特別支持媒體的香港衛視,秉持“做有良知的節目”之理念,對本屆商亦載道論壇進行了全程錄制,香港衛視執行臺長楊錦麟先生親自擔綱主持了兩場圓桌論壇。該節目將在明年初作為特別專題節目推出,目前該臺正在積極爭取在大陸地區實現節目覆蓋。
本屆論壇主題為“回歸本業之善,創造共享價值”,強調企業在單純創造自身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必須創造共享價值,在企業成功與社會進步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但這并非是在倡導“本業”之外的“社會責任和慈善”,而是在倡導本業經營過程中更全面地履行“全球契約”:即包括反欺詐、反腐敗、反污染以及善待員工等,這些都是企業經營的社會意義與進步性的最基本體現,均指向民生福祉。
本屆論壇再次激發了商界對商業本源和商業正義的反思與追問。論壇嘉賓普遍認為,一個企業要真正利益大眾,擁有商業尊嚴,首先不是看它“對外做了多少慈善和公益”,而首先看其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否堅守住了良知正道,是否能善待環境、善待員工及所有商業伙伴,是否誠信。
本屆論壇共分四場圓桌討論,分別為:“反欺詐生存”、“反污染生存”、“善待員工與伙伴”、“從文化視角看商業倫理”。在本屆論壇上,曾獲“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首位華人企業家福耀玻璃主席曹德旺、將中華文化精髓引入管理并卓有建樹的寧波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被譽為“中國節能建筑第一人”的鋒尚國際董事長張在東、世界500強企業薩拉尼斯的中國區總裁程嘉樹、曾被授予“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的神力集團董事長鄭勝濤,以及安信副董事長陳潔、上實投資副總裁王國進、GE 北亞區的環境、健康與安全法律顧問潘高翔等,均參與了圓桌論壇的研討,表達了各自的肺腑之言。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顏杰華先生,以及前IBM(中國)首先戰略顧問白立新博士,作為大會特約學者顧問,對企業家的研討進行了特別點評。此外,對論壇理念有著高度共識并在三年來積極支持本論壇價值傳播的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這次因為國家民航總局的緊急會議安排,而未能出席論壇,令人頗有些遺憾。
對于員工價值觀培養的重要性問題,寧波方太總裁茅忠群在論壇上直言:“任何事情必須要兩條腿走路,我們中國人講‘陰陽思維’,我們看到西方的管理流程和制度非常健全,是我們的學習榜樣,但是為什么原封不動搬到中國企業以后就感覺不大靈,效果會大打折扣呢?后來我發現,我們只邁了一條腿,少了另一條腿,就是員工的價值觀和信仰,沒有這個東西,組織管理還是會無效。”
對于如何創造良好的員工體驗,塞拉尼斯中國區總裁程嘉樹特別強調了“尊重”的重要性:“我覺得任何一個企業對員工的體驗就是兩個字:尊重。人格上的尊重,經濟上的尊重,事業、技能和各方面的尊重。不管是火鍋店也好,高科技、金融也好,只要對員工有一個非常鄭重的尊重,在工資待遇上、安全上、工作環境上、交流上、培訓上,等等方面做到了尊重,這就是很好的員工體驗。”
對于商業正道的堅守,鋒尚國際董事長張在東坦言需要“死扛”:“我這么做少蓋了很多房子,好在我武功還不錯,行業也不錯,即便不行賄,今天企業還能好好活著,我們就把希望寄托在未來十年,希望這樣的論壇再多一些,最后真能營造出一個商業道德倫理環境,今天還差得太遠了。”
安信地板副董事長陳潔女士在大會上真誠坦言:“我們從事木材行業,在17年來,我們對木材一直心存敬畏!”她無疑道出了任何企業和企業家的經營理念中都理當具有的核心根基與原點。
消息來源 商亦載道論壇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