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5年5月18日電 /美通社/ -- 2015年5月15日,全國較大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就醫160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宣布獲得1.3億B輪融資,其投前估值創同行業年內新高,現資金已全部到位。這是繼兩會后在“互聯網+醫療”行業掀起的又一浪潮。與此同時,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也出現了就醫160融資成功的消息,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受資本追捧已經引發國際關注。
此輪融資的資本方為基石資本和光信資本,就醫160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王明稱:“在本輪融資中有明確投資意向的機構遠不止兩家,其中有人民幣資本,有美金資本。就醫160選擇的是與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方向比較一致,具有醫療行業經驗且最能提供合適資源的的資本。創投基石資本的合伙人多是投行出身,對投資企業在咨詢管理方面經驗豐富,其擅長的領域之一就是醫療行業。而光信資本一直專注TMT和醫療健康領域。”關于融資額度,王明透露這是根據目標確定的融資策略,在本輪融資中沒有老股東轉讓股份,保持了創業團隊的控制權,也不會稀釋過多的股份。作為一家在醫療信息化產業中摸爬滾打了十年的企業,會更加理性,也更注重自己的造血功能。
在“互聯網+”風生水起的今天,為什么是中國的互聯網醫療領域引起了國際關注?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同,無法簡單照搬國外的模式。但就醫160相關負責人透露:“中國醫療市場巨大的容量使得國際市場對中國充滿了想象,甚至有評論說中國的醫療市場發展階段才更適合引入互聯網醫療,而且即使一個跨境醫療的概念就足以讓國際市場垂涎,何況機遇還遠不止此。”由此可見國際媒體此次對就醫160成功融資的關注也不無道理。
此輪融資前,就醫160就已憑借強大的平臺優勢,接入醫院已經超過5000家,入駐醫生超過30萬,實名注冊用過超過1900萬,業務范圍已經覆蓋了深圳、香港、廣州、東莞、北京、上海、長沙等100多個重要城市。在融資之后,就醫160將繼續加速、加深對全國的布局。
更加惹人關注的是就醫160獨特的拓展模式。就醫160認為互聯網醫療的較大入口體現在掛號環節上,但看似簡單的掛號,卻不是單純的互聯網能夠解決的,互聯網醫療是個典型的O2O模式,如果沒有醫院,根本無法撬動行業。就醫160已經通過原有開發的醫院感染系統覆蓋了數量可觀的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院感系統需要接入醫院原有的HIS系統、電子病歷系統等,所以其具備打通數據圍墻的能力順理成章。就醫160在深圳的成功模式受到政府相關部門、醫院醫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評,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醫療資源,緩解了看病難等現實問題,使得深圳在一線城市中脫穎而出,具備可復制性,是線上線下的完美結合,完全不同于單純的互聯網模式和簡單的人海戰術,這種模式加上資本的力量,值得期待。對于競爭,就醫160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市場潛力巨大,每一個參與者只要是良性的競爭就是對行業的整體拓展,非常歡迎大家共同建設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市場,也歡迎產業鏈各個環節與就醫160共同協作,畢竟互聯網醫療是中國醫療市場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