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2015年9月(yue)11日電(dian) /美通社/ -- 9月(yue)10日中午,2015年夏季達(da)沃斯會(hui)議(yi)期間,騰訊投資家俱樂部舉辦(ban)了一場(chang)以(yi)“尖(jian)峰時刻 -- 全球經濟動蕩與大國(guo)博弈”為主題(ti)的午宴。來自(zi)政府、國(guo)際投行、世(shi)界五(wu)百強企業(ye)、學術(shu)機構的20多位嘉賓共聚一堂,探討(tao)在(zai)全球市場(chang)波(bo)動背(bei)后(hou)的經濟格局博弈,以(yi)及中國(guo)在(zai)世(shi)界經濟扮演的新角色。
清華大(da)學(xue)中國(guo)與(yu)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zhu)(zhu)任李稻(dao)葵、野村證券總部(bu)副社長巖(yan)崎俊博、國(guo)家發改委城(cheng)市(shi)和小城(cheng)鎮改革發展(zhan)中心主(zhu)(zhu)任李鐵、美(mei)銀(yin)美(mei)林中國(guo)區行政總裁任克英、摩(mo)根大(da)通亞(ya)太地區副主(zhu)(zhu)席李晶等分別(bie)進行了主(zhu)(zhu)題分享(xiang)。
2015年已(yi)過三分(fen)之二,在過去(qu)的幾個月中,中國資(zi)本(ben)市場(chang)經(jing)歷了(le)一場(chang)世(shi)界為之矚目的起(qi)伏。與此(ci)同時,全球(qiu)貨幣(bi)政策分(fen)歧逐(zhu)漸加大,經(jing)濟(ji)難覓增長點導致擔憂情緒不斷疊加,尤其在近期,被恐慌籠罩的全球(qiu)投資(zi)者,將全球(qiu)的不安(an),指向(xiang)了(le)增速放緩的中國。
參與午(wu)宴討(tao)論的嘉賓(bin)認為,中國(guo)(guo)不是(shi)動蕩之源,而是(shi)全(quan)球(qiu)穩(wen)定增長之本。在(zai)(zai)全(quan)球(qiu)經濟復蘇(su)乏力、美聯(lian)儲加息預期日(ri)益強烈的背景(jing)下,影響(xiang)力不斷(duan)增強的中國(guo)(guo),在(zai)(zai)世界格局中扮演(yan)的角色,正在(zai)(zai)發生(sheng)深刻變化。
但(dan)中國(guo)自身改革(ge)進(jin)程,已進(jin)入攻堅(jian)的關鍵(jian)時期(qi),如何(he)適應新(xin)的全球動蕩環(huan)境(jing)、開啟更高層次的大國(guo)博弈,對中國(guo)來(lai)說(shuo),并不輕松。
全球話語權爭奪戰開啟
過去幾個月,中(zhong)國股市(shi)(shi)和匯率市(shi)(shi)場的(de)波動(dong),引起了全球(qiu)(qiu)關注,因(yin)為這一波動(dong)罕見(jian)地(di)影響了全球(qiu)(qiu)市(shi)(shi)場。
剛剛受邀(yao)參(can)加完全球央行行長會(hui)議的(de)李稻(dao)葵(kui)稱(cheng),在央行行長會(hui)議上,多個國(guo)家,將(jiang)金融動蕩(dang)的(de)責任指向中國(guo)。李稻(dao)葵(kui)認(ren)為,中國(guo)并不完全是(shi)動蕩(dang)之(zhi)源,這實際上是(shi)大(da)國(guo)之(zhi)間的(de)一場(chang)話語權之(zhi)爭(zheng)。
他(ta)指(zhi)出(chu),中國(guo)經濟結構調(diao)整(zheng)向好,“政策彈(dan)藥(yao)”充足,其他(ta)國(guo)家的(de)(de)擔(dan)憂,只是新的(de)(de)世界(jie)格(ge)局下,不同板塊之間的(de)(de)碰撞(zhuang)。此次(ci)人民幣貶值,引起了全球的(de)(de)關注,這說(shuo)明,人民幣實際(ji)(ji)上已經成為了準國(guo)際(ji)(ji)貨幣。
而全球實(shi)際的(de)動蕩(dang),更大(da)程度上,與美聯(lian)儲的(de)加息預期難(nan)脫干系。
李稻(dao)葵稱,在(zai)全球央行行長(chang)會議上(shang),各國(guo)央行行長(chang),都表達(da)了他們的共同(tong)的期(qi)許,希望美聯(lian)儲在(zai)考慮(lv)貨幣政策時,能夠更多地考慮(lv)美國(guo)之外的經(jing)濟(ji)體(ti)恢復情況(kuang)。
他(ta)認為(wei),在(zai)內外壓力下,美(mei)聯(lian)儲9月加息的(de)(de)可能性(xing)在(zai)下降(jiang)。不過(guo)同時,他(ta)也表示,美(mei)聯(lian)儲加息仍是大勢所趨,以半(ban)年(nian)為(wei)窗口(kou)的(de)(de)話,加息的(de)(de)可能性(xing)還是非常大。
來自美銀美林的(de)任克英指出,“美國(guo)四次量(liang)化寬松成(cheng)就,不易得來,如果(guo)匆忙加息(xi)會帶來巨大后患,重蹈1937年(nian)覆(fu)轍。”
1937年,時(shi)任美(mei)國(guo)總(zong)統的羅斯福和(he)美(mei)聯儲認為,美(mei)國(guo)經(jing)濟的增長已經(jing)恢(hui)復(fu)到(dao)昔(xi)日的健康狀(zhuang)態(tai),并擔憂(you)財政和(he)貨幣刺激過于寬松。但(dan)隨后開啟(qi)的貨幣政策(ce)正(zheng)常化過程卻觸發了1937年的經(jing)濟大衰退。
美聯(lian)儲(chu)(chu)將(jiang)在本月17日召(zhao)開新一輪(lun)的議(yi)息會議(yi),在美聯(lian)儲(chu)(chu)面臨關鍵決策之(zhi)際,美國前財長(chang)薩默(mo)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yi)及世界銀行都曾經在公開場合(he)呼吁聯(lian)儲(chu)(chu)不(bu)要急(ji)于(yu)加息,以(yi)避免出現系統性(xing)風險。
任(ren)克英強調,美(mei)國(guo)經濟是否(fou)承受(shou)聯儲(chu)(chu)加(jia)息的沖擊應存疑。雖然美(mei)國(guo)股(gu)市在聯儲(chu)(chu)的四輪量化寬松(song)中表現搶眼,但是實體經濟卻(que)難覓增長(chang)點。在油價下跌之(zhi)后(hou),居民收入的增加(jia)并沒(mei)有轉(zhuan)化為(wei)消費。
任(ren)克英指出(chu),美國人開(kai)始存錢,銀(yin)行的儲(chu)蓄(xu)達(da)到1.3萬億美元。這才是美聯(lian)儲(chu)遲(chi)遲(chi)不能下最(zui)后決定,進(jin)行加息(xi)的原因(yin)之一。“因(yin)為消費沒(mei)有(you)想象得那么(me)好,同(tong)時通貨膨(peng)脹(zhang)沒(mei)有(you)超過警(jing)戒線(xian)。”
中國資本市場亟待成熟化
雖然中國作為“全球市場動蕩罪魁”的嫌疑基本排除,但中國資本市場的波動,確實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這次中(zhong)國(guo)的(de)(de)(de)股災,給全世界(jie)的(de)(de)(de)金(jin)融市場(chang),帶(dai)來了巨大的(de)(de)(de)沖擊(ji),中(zhong)國(guo)的(de)(de)(de)經濟(ji)對世界(jie)的(de)(de)(de)影(ying)響力在不斷提高。” 來自野村證(zheng)(zheng)券(quan)的(de)(de)(de)巖崎俊博表示,改革(ge)中(zhong)國(guo)證(zheng)(zheng)券(quan)市場(chang),不但(dan)對中(zhong)國(guo)自身的(de)(de)(de)經濟(ji)發展有利,對全世界(jie)經濟(ji)穩定和(he)發展,也非常重(zhong)要。
巖崎俊博(bo)認為,中國資本市(shi)場的癥結在(zai)于(yu),尚(shang)不夠成熟(shu)。
他(ta)建議(yi),中(zhong)國(guo)(guo)進一(yi)(yi)步放(fang)開對(dui)外資(zi)券商的限制,把外資(zi)真正地引到中(zhong)國(guo)(guo)市場(chang)當中(zhong),成為市場(chang)的一(yi)(yi)份子。他(ta)從(cong)歷史(shi)經(jing)驗出發指出,只有更多機(ji)構投資(zi)者參(can)與(yu)進來(lai),市場(chang)才(cai)能更加穩定(ding)。
面對中國股市近期(qi)的波(bo)動(dong),巖崎(qi)俊博表示,已經(jing)感受到(dao)投資者(zhe)產生的悲觀情(qing)緒。他認為,中國經(jing)濟問題的根源,是(shi)在于市場經(jing)濟體(ti)制還(huan)沒有(you)完全成(cheng)熟,他希望(wang)中國政府能有(you)所作為。
他指(zhi)出,除了放開對(dui)外資券(quan)商(shang)的(de)限制(zhi),中(zhong)國政府(fu)還需要培養優(you)秀(xiu)的(de)機構投資者,加速企業 IPO 制(zhi)度的(de)相關改革,跟進金融跨行(xing)業監管的(de)潮流。
摩根(gen)大通的李(li)晶同樣認為,提高機構投(tou)資者的市(shi)場份額(e),有利(li)于市(shi)場的健康發展。但她認為,這一(yi)過程并非一(yi)蹴(cu)而就(jiu),“這不是一(yi)年、兩年能完成的任(ren)務,這需要(yao)三年、五年,也(ye)可能是十(shi)年的時間,才能把機構投(tou)資者的份額(e)提高。”
國企改革的希冀與尷尬
無論是(shi)適應(ying)新的(de)國際角色,還是(shi)建設穩(wen)定的(de)資本市(shi)場(chang),改革(ge)都(dou)是(shi)中國的(de)必(bi)由之路。
其中,國有企業(ye)改革,成為(wei)2015夏季(ji)達沃斯(si)熱門的話題之一。然而(er)對于混合所有制的前景,上海高級金融學院(yuan)副院(yuan)長朱(zhu)寧在騰訊投資家俱樂(le)部達沃斯(si)午宴上表(biao)示,“個人一直(zhi)不特別(bie)看好”。
朱寧表示,在進行股權混(hun)合所有(you)(you)的(de)時候(hou),民營資本希望(wang),獲得更(geng)優質的(de)國有(you)(you)資產(chan),而國有(you)(you)資產(chan)希望(wang),盡可(ke)能甩掉包(bao)袱(fu),或者通過引進民營資本,來化解現(xian)在的(de)困難。在財(cai)務角(jiao)度(du),雙(shuang)方(fang)很難找到雙(shuang)贏的(de)途徑(jing)。
在朱寧(ning)看來,真正可行的(de)(de)路徑不是所(suo)有制的(de)(de)改革(ge),而(er)是整個企(qi)業經營(ying)理念、管理方式和(he)運行機制的(de)(de)改革(ge)。這種改革(ge)將涉及更(geng)核心及更(geng)深層次的(de)(de)問(wen)題,比如,政(zheng)府和(he)市(shi)場關系的(de)(de)轉變(bian)。
巖崎俊博分享了日(ri)本政府在1980年代進行國企改革(ge)的(de)(de)經驗(yan),“利用證券市場的(de)(de)發(fa)展(zhan),推進國有企業民營(ying)化(hua)的(de)(de)路程”。他指出(chu),日(ri)本政府在改革(ge)過程中不斷降低自己對公司的(de)(de)控股比例,最(zui)后實現了完全(quan)的(de)(de)民營(ying)化(hua)改革(ge)。
在(zai)日本(ben)這一輪民(min)營化改革(ge)中,包括日本(ben)電信電話公司、日本(ben)國有鐵道公司等大(da)型國有企業,都進行了(le)(le)改革(ge),提高了(le)(le)金融(rong)效率,改善了(le)(le)企業收益。
不(bu)(bu)過朱寧認為,日本的(de)方式(shi),對中國(guo)市(shi)場不(bu)(bu)一定完全適用。在國(guo)外,國(guo)企(qi)更(geng)多是(shi)從(cong)財務角度(du)來定義,指國(guo)家通過不(bu)(bu)同形(xing)式(shi)持有企(qi)業(ye)(ye)部(bu)分股權或控股股權。然而在中國(guo),不(bu)(bu)僅是(shi)從(cong)財務角度(du)定義國(guo)企(qi),國(guo)企(qi)還(huan)指需(xu)要(yao)承擔重要(yao)的(de)社會職責。他建議(yi),“國(guo)有企(qi)業(ye)(ye),需(xu)要(yao)在經(jing)濟職能和社會職能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新型城鎮化的遐想
除國企(qi)改(gai)革外,城(cheng)鎮化(hua)改(gai)革,一直被視(shi)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li),而受到廣泛關注。
來自(zi)國家發改委的李鐵,認(ren)同(tong)城鎮化(hua)改革(ge)的作用,但他認(ren)為,舊的城鎮化(hua)模式已經走到盡頭(tou),如何創(chuang)新城鎮化(hua)模式,是擺(bai)在眼前最現實(shi)的問題。
他指出(chu),改革(ge)開放30年,政府和企業(ye)共(gong)同為了賺錢,推動(dong)(dong)了經濟增長(chang)。其中,由于(yu)政府過于(yu)強烈的(de)增加(jia)財(cai)政收入的(de)動(dong)(dong)機,使(shi)得經濟發(fa)展出(chu)現失衡。財(cai)政收入被房地產(chan)綁架,資源(yuan)配置(zhi)效率地下,造成(cheng)腐敗滋生,這種發(fa)展模式(shi)目前(qian)受(shou)到嚴重挑戰。三十年雙(shuang)驅動(dong)(dong)的(de)發(fa)展模式(shi),雖然帶來(lai)(lai)了高速增長(chang),帶來(lai)(lai)了城市面貌的(de)變化,但是也帶來(lai)(lai)了現在所面臨(lin)著(zhu)的(de)危機。
他指出,地(di)方(fang)政(zheng)府(fu)的轉型并非易事(shi),“王健林(lin)可以跳出來,向輕資產轉化,地(di)方(fang)政(zheng)府(fu)怎(zen)么跳啊(a)?債務在這兒(er)放著呢。”
但(dan)他認為,雖然現(xian)狀不佳(jia),但(dan)城鎮化前(qian)景仍向(xiang)好。中國(guo)仍有(you)近一半人口居于農村,未來(lai)(lai)還(huan)要進(jin)行空間大挪移(yi),大挪移(yi)會帶來(lai)(lai)消費需求(qiu)和投(tou)資需求(qiu)。
另外,城(cheng)市(shi)基礎設施的投(tou)資,使城(cheng)市(shi)發(fa)生(sheng)巨(ju)大(da)變化,變化還沒有(you)結束,應(ying)該加(jia)強軌道交通,放大(da)核心城(cheng)市(shi)的輻射(she)效(xiao)用。 同時保(bao)障機(ji)制(zhi)和價格機(ji)制(zhi)放開,讓大(da)挪移帶(dai)來的新增城(cheng)市(shi)人口(kou),能有(you)較低的生(sheng)活(huo)成本,這種吸引力能加(jia)速城(cheng)鎮化進程。
他指出,隨(sui)著新一屆政府在(zai)反腐以及國際問題上(shang)(shang)取得成效,企業的活(huo)力、中小城市(shi)的活(huo)力、民間的活(huo)力,甚至土地(di)的活(huo)力將(jiang)得到(dao)釋(shi)放,可以從根本上(shang)(shang)改變中國未來的面(mian)貌。
李鐵認為(wei),中國(guo)轉型遇到的困難期,只(zhi)是暫時的,關鍵是不要(yao)出(chu)錯牌(pai),只(zhi)要(yao)各類(lei)投資,從(cong)投機轉向于創新(xin)、轉向于實體經濟的發展,中國(guo)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附:出席騰訊投資家俱樂部夏季達沃斯午宴名單
李稻(dao)葵(kui) 清華大學中國(guo)與(yu)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鐵(tie) 發改(gai)委城市和(he)小城鎮(zhen)改(gai)革發展中心主任(ren)
陳菊紅 騰訊公司副總裁 騰訊網絡媒體(ti)總編輯
巖崎(qi)俊(jun)博 野(ye)村(cun)證券總部(bu)副(fu)社(she)長
楊志中 野村證券中國董事長
任克英 美(mei)銀美(mei)林(lin)中(zhong)國區行政(zheng)總裁(cai)
蔣錫培 遠東控(kong)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符績(ji)勛(xun)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huo)人
陳(chen)國(guo)鋼(gang) 中民(min)投副(fu)總裁
馬立 騰訊(xun)網副總編輯(ji)
陳軒旻(min) 貝萊德大中(zhong)華區 COO
Paolo Arpellino 通用汽(qi)車中國(guo)副總裁
劉宇環(huan) 中經合集團(tuan)董事(shi)長
陳湖文(wen) 上海晨光文(wen)具股(gu)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井宏 清華(hua)控股董(dong)事(shi)長
崔維(wei)星 德邦物流董事長(chang)
李晶 摩(mo)根大通亞太地區副主(zhu)席
倪榮慶 平安(an)普惠副總裁(cai)
邵(shao)宇(yu) 東方證(zheng)券首(shou)席經(jing)濟學家
嚴力 鐘鼎創投總裁
朱寧(ning) 上(shang)海高級金融(rong)學院副院長
閆浩 景(jing)瑞(rui)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