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0月19日電 /美通社/ -- 日前在美國西雅圖舉辦的中美互聯網論壇期間,浪潮大數據西雅圖研發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的建設是浪潮借助國際先進技術打造金剛鉆產品,引進優秀海外人才,建立海外-國內協同研發機制的重要舉措。這也是浪潮進一步推進其以云計算與大數據為核心的發展戰略,迎接“數據經濟”時代到來的一個里程碑。
迎接數據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8月底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簡稱《綱要》),指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大數據部署,深化大數據應用,已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和必然選擇。浪潮在這一背景下在西雅圖成立大數據研發中心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綱要》與今年“兩會”期間提出的“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是相輔相成的。“互聯網+”帶了更多的數據,充分發揮這些數據的價值是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有效支撐。
《綱要》指出,要推動大數據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全流程各環節的應用,分析感知用戶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打造智能工廠。建立面向不同行業、不同環節的工業大數據資源聚合和分析應用平臺。抓住互聯網跨界融合機遇,促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三維(3D)打印技術、個性化定制等在制造業全產業鏈集成運用,推動制造模式變革和工業轉型升級。
作為中國企業信息化領域的領先企業,浪潮早在去年就提出了“大數據重構企業智慧”的企業大數據戰略。當時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就表示:“每一輪新技術革命的爆發都會對企業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產生深刻的影響,新興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創新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業務模式。大數據正在重構企業智慧,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今天,浪潮還進一步強調“數據經濟”。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解釋說,“數據經濟”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海量數據的互聯和應用為核心,將構成社會運行基石的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相連接,把數據資源融入產業創新和升級的各個環節,變革傳統產業運行方式和價值輸出模式,建構新的高效、智能、便捷的社會運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經濟形態。
孫丕恕認為,傳統企業的數據轉型要經歷內部精細、外部互聯和數聚智慧三個階段的數據轉型過程:首先實現企業研發、設計、制造、供應鏈、營銷和服務等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管理信息化,實現精細化管理;然后,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與外界連接,實現移動應用、電子商務、電子采購、云制造等,奠定“數聚智慧”的基礎;最后,企業實現內外部數據融合,對企業價值鏈進行優化、分析和創新,重塑企業智慧。
在王興山看來,實現智能決策是大數據應用帶來的一大價值。智能決策通過實現企業內部數據、外部數據的采集、整合、存儲,形成企業大數據,然后利用分析模型,揭示數據規律,通過可視化工具,向最終用戶直觀呈現,在傳統的分析應用之外,提供了創新的數據服務。
例如,大數據可以提升內部報告的決策價值:基于責任中心會計,利用大數據技術,豐富內部管理報告內涵,發揮管理會計的決策作用。
再比如,企業可以基于大數據技術建立“倒三角形組織結構”,在內部推進自主經營體,打破原來的職能部門,各個部門在自主經營體里結成整體,獨立核算,對市場指標承擔完全的責任,實現在創造市場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大數據重構管理軟件
那么,企業到底該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呢?
《綱要》明確指出,要利用大數據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研究推動大數據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應用,研發面向不同行業、不同環節的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選擇典型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開展工業企業大數據應用項目試點,積極推動制造業網絡化和智能化。
王興山指出,企業應該在利用信息化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數據來創新管理模式,提升決策水平,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價值,從而幫助企業實現數據轉型。在制造業領域,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完成常規數據庫技術難以完成的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的捕捉、存儲、處理和分析,從而進一步對企業的產品、運營、銷售和客戶數據進行實時而有針對性的分析,并用其指導下一輪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有效實現按需生產。借助大數據,還可以實現企業內垂直的各環節的數據以及客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等上下游數據的交換與共享,以此建立起面向產業鏈的數據開放平臺,最終形成在制造領域的個性化定制和精準化服務能力。制造業企業利用其在價值鏈上游的運營優勢,通過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合作伙伴和客戶全程參與、企業相互提供生產性服務和服務性生產,可以提供與自身產品緊密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通過移動互聯、大數據等帶來的低成本感知、高速移動連接、分布式計算和高級分析,能夠創新企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營銷和管理方式,促進制造企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推動“中國制造2025”加速落地。
在此背景下,針對大數據時代企業信息化應用特性,浪潮計劃全線管理軟件產品全面支持大數據時代的企業信息化架構。浪潮通過打造成一個集商業分析平臺、數據整合平臺、數據采集與存儲平臺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全面整合企業財務、ERP、HCM、CRM、OA等系統內部數據,以及電商、社交、宏觀經濟、上下游、互聯網、物聯網等外部大數據,幫助企業充分挖掘急速增長的內外部數據價值,發現和把握商機,最終實現企業內部的協同辦公和產業鏈的業務協同,提升運營效率。
浪潮擁有領先的大數據應用平臺和面向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全景平臺,基于云計算的開放架構,采用大數據處理、流程智能、智能消息推送、社會化協作、服務化機構等技術,提供覆蓋企業經營管理數據和工業數據、上下游企業數據、互聯網數據等數據整合和企業業務應用流程整合于一體的統一應用集成功能。通過移動應用平臺、開放平臺、應用集成平臺、商業分析平臺等核心工具與服務,構建開放、安全、可控的開發服務和數據服務,支持企業和合作伙伴進行創新應用服務開發,全面支撐建立數據重構的智慧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擁有成熟的數據與商業分析產品(BA),作為國家863計劃支持的重點項目,積累了業界最多的業務分析模型,是目前國內先進的制造業商務智能分析平臺。浪潮還于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浪潮IDI(Inspur Data Integrator,中文名為浪潮聚數) V6.0數據集成產品,進一步完善其在數據集成領域的解決方案。作為數據集成利器,浪潮IDI能支撐企業將分散、零亂、標準不統一的數據經過清洗和轉換整合起來,形成企業統一的數據中心,從而為企業決策分析提供完整、高質量的分析依據,有效解決企業的信息孤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