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加坡(po)2015年(nian)12月1日電 /美通社/ -- 東南亞(ya)規模(mo)盛大的(de)藝(yi)術博覽會(hui)《藝(yi)術登陸新(xin)加坡(po)2016》將于2016年(nian)1月21日至24日拉開帷幕(預展日為(wei)1月20日),今年(nian)旨在呈(cheng)現東南亞(ya)當代藝(yi)術的(de)嶄新(xin)視野。
藝(yi)術發展態勢不(bu)斷(duan)更迭(die)革新,本(ben)屆藝(yi)博會(hui)仍秉持其積極創新的(de)宗旨,一如既往為東(dong)南(nan)亞藝(yi)術注(zhu)入前進的(de)動力。藝(yi)博會(hui)積極促(cu)進亞洲區域跨(kua)文化對話與交流(liu),將東(dong)南(nan)亞當代藝(yi)術家推往國(guo)際舞臺(tai),得到(dao)更多的(de)注(zhu)目與曝光機會(hui)。
第六屆(jie)藝(yi)博會將以古(gu)羅(luo)馬廣場或古(gu)希臘市集(ji)的(de)全新(xin)概念呈現藝(yi)術品(pin),著(zhu)重突出活動的(de)多元發(fa)展特(te)色。
《藝術登陸新加坡》創辦人及總監羅倫佐·魯道夫 (Lorenzo Rudolf) 表示:“作為東南亞較大規模的現代藝博會,會展的規模并非最關鍵的。我們著重于提升普羅大眾對當代藝術的關注度,進而刺激藝壇蓬勃發展。我們致力于維持并確(que)立(li)此(ci)定位,繼(ji)續貫(guan)穿促進亞洲(zhou)與世(shi)界(jie)各地跨文(wen)化與交流的(de)使命。藝博會把亞洲(zhou)優秀(xiu)藝術家與作(zuo)品匯集(ji)在新加坡,為區域(yu)藝術注入了(le)全新活力(li)。”
東南亞工作坊
本屆藝博會將推出嶄新的展覽部分 -- “東南(nan)亞工作坊”,作為(wei)2014及2015年“東南(nan)亞平(ping)臺(tai)”的(de)(de)延伸,旨(zhi)在展現(xian)創(chuang)意理念、經濟發展及藝術(shu)作品三者之(zhi)間的(de)(de)微(wei)妙融(rong)合,深入(ru)反(fan)映及探討全(quan)球化議題對(dui)于東南(nan)亞區域(yu)的(de)(de)沖擊與影響。
此外,本(ben)屆工作坊以(yi)當代文化的(de)(de)崛起為出發點,除了相關方面的(de)(de)探討,也將觸(chu)角延伸(shen)至(zhi)藝術以(yi)外的(de)(de)領(ling)域(yu)(yu),可作為了解區域(yu)(yu)藝術的(de)(de)切入點。
第(di)一屆“東(dong)南亞工(gong)作(zuo)坊”以(yi)“城市脈動(dong) — 縱(zong)觀藝術”(Seismograph: Sensing the City – Art In the Urban Age) 為題,其中包括展(zhan)覽會與(yu)講(jiang)座系(xi)列,呈現社會結構對藝術文化的沖(chong)擊。不(bu)同城市的創(chuang)意(yi)形(xing)態(tai),讓市民百(bai)姓接受文化沖(chong)擊、培(pei)養生(sheng)活品味、提升文明素質、累積(ji)生(sheng)命能量,使文化和(he)創(chuang)意(yi)工(gong)作(zuo)者本身產生(sheng)的創(chuang)意(yi)得以(yi)匯集。參展(zhan)藝術家猶(you)如“地震儀”般(ban)深切感(gan)受城市的脈動(dong),他們透過不(bu)同的處理手法,各自輝映(ying)出東(dong)南亞現下不(bu)同的社會面貌。
本工(gong)作(zuo)坊的(de)會展(zhan)部分以策(ce)展(zhan)形式(shi)呈現,參與的(de)10名(ming)東(dong)南亞藝術家(jia)將(jiang)透過(guo)多元化的(de)實踐作(zuo)品反映各自區域的(de)文化發展(zhan)。受邀的(de)藝術家(jia)包括來自印度尼西(xi)亞的(de)Aliansyah Chaniago、菲律賓的(de)Norberto Roldan,以及(ji)新加(jia)坡的(de)Sherman Ong。
由Norberto Roldan操刀的(de)“100 Altars”呈現走出二戰廢墟陰影的(de)菲律賓,如何重拾(shi)淳(chun)樸簡單生活步調的(de)歷史變化。Aliansyah Chaniago的(de)“Titik Balik (Point of Return)”從2012年開始巡(xun)展,直接而(er)真實地(di)為深(shen)受湖水污染問題(ti)影響生計的(de)萬隆(long)漁民發聲(sheng)。本地(di)影像美術家Sherman Ong則將展出探(tan)討新移民議題(ti)的(de)最新作品“Nusantara”(印度(du)尼西亞語(yu),即“群島”之意)。
講座(zuo)系列將聚(ju)集建筑師(shi)、城市(shi)(shi)規(gui)劃專家(jia)、社會科學(xue)家(jia)、專家(jia)學(xue)者與(yu)(yu)藝術(shu)伙伴(ban),從不同視角來探(tan)討城市(shi)(shi)發展的(de)諸多挑戰(zhan)與(yu)(yu)潛力。透過專家(jia)與(yu)(yu)學(xue)者們的(de)跨界對話交流,了(le)解(jie)如何在全球化(hua)的(de)根基下,促進城市(shi)(shi)規(gui)劃。
(東南亞工作(zuo)坊(fang)要點可(ke)參考附件A)
展覽特點與主要藝廊
藝博會通過精細的甄選過程,精選出來自亞洲與世界各地的藝廊,展出多元的高素質作品。本屆藝博會有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qu)的143家藝廊參展,其中包括阿(a)根廷、澳洲、中國、哥倫比亞、芬蘭、法國、德國、印度尼西亞、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薩克、黎巴嫩、馬來西亞、菲律賓、沙地阿拉伯、新加坡、南韓、西班牙、瑞士、臺灣地區、泰國、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和烏拉圭。其中,有67個藝廊本屆再度參展,包括本地的ARNDT、FOST Gallery、Ota Fine Arts、Sundaram Tagore Gallery、新加坡泰勒印刷學院 (Singapore Tyler Institute)、新,港的藝術門 (Pearl Lam Galleries)、新,中的香格納畫廊 (ShanghART Gallery)、新,日的小山登美夫畫廊 (Tomio Koyama Gallery)、菲(fei)律賓的Artinformal、馬來西亞的Richard Koh Fine Art、意大利(li)的常青畫(hua)廊 (Galleria Continua)以及倫敦的白立方(fang)畫(hua)廊 (White Cube Gallery) 等。
本屆藝(yi)(yi)(yi)(yi)博(bo)(bo)會(hui)吸(xi)引了112家(jia)(jia)亞洲(zhou)藝(yi)(yi)(yi)(yi)廊參展(zhan)(zhan),占藝(yi)(yi)(yi)(yi)博(bo)(bo)會(hui)參展(zhan)(zhan)藝(yi)(yi)(yi)(yi)廊的(de)75%,當中有(you)32家(jia)(jia)本地藝(yi)(yi)(yi)(yi)廊。藝(yi)(yi)(yi)(yi)博(bo)(bo)會(hui)的(de)亞洲(zhou)主(zhu)題鮮明,奠定了活動在亞洲(zhou)的(de)重要性(xing),同時也是收藏家(jia)(jia)、藝(yi)(yi)(yi)(yi)術(shu)家(jia)(jia)、展(zhan)(zhan)覽者、藝(yi)(yi)(yi)(yi)術(shu)鑒賞家(jia)(jia)和愛(ai)好者等藝(yi)(yi)(yi)(yi)術(shu)圈內人(ren)的(de)重要聚點。
此外,有(you)65家(jia)藝廊將首度參展,他(ta)們包括哈薩(sa)克(ke)的(de)(de)Aspan Gallery、芬蘭的(de)(de)Galerie Forsblom、阿(a)拉伯聯合酋長國(guo)(guo)的(de)(de)Gallery Ward、意大利(li)的(de)(de)Giorgio Persano、沙(sha)地阿(a)拉伯的(de)(de)Hafez Gallery、英國(guo)(guo)的(de)(de)Flowers、澳大利(li)亞(ya)的(de)(de)Martin Browne Contemporary、南韓的(de)(de)Mo J Gallery以(yi)及(ji)土耳其的(de)(de)X-ist。
來自區域各地的優秀藝術家也將出席藝博會,如新加坡的David Chan、Jimmy Ong、彭靖能 (Ruben Pang)、李綾瑄 (Jane Lee) 以及王美清 (Donna Ong)。其他出席者包括馬來西(xi)亞的(de)Shooshie Sulaiman和Ali Nurazmal、印度尼西(xi)亞的(de)Mujahidin Nurrahman、Kinez Riza和Syagini Ratna Wulan、菲律賓(bin)的(de)Raybeet Ramos、Ronald Ventura以及夫妻(qi)檔Alfredo and Isabel Aquilizan。
(參展(zhan)者序(xu)列請參考附件(jian)B)
(參(can)(can)展作品要點請(qing)參(can)(can)考附件C)
公眾藝術
除了指定展覽空間,藝博會也將在開放空間展出藝術品,為參觀者創造獨特的藝術鑒賞體驗。
“Dada on Tour”是紀念2016年達達主義運動滿100周年而創作的多媒體裝置藝術品,從踏入游牧帳篷那一刻開始,觀客將得以窺探Jean Arp、Hugo Ball、Marcel Janco、Andre Breton、Marcel Duchamp、Baroness Else von Freytag-Loringhoven、Francis Picabia、Sophie Taeuber-Arp以及(ji)Tristan Tzara等165名達達主義者的創意世界。
擅長織品設計的泰國新銳設計師 Ploenchan Vinyaratn (Mook)為會展創作出命名為“Netscape”的藝術品,屆時將展示于入口處。西班牙現代藝術大師Manolo Valdesdeye的大型雕(diao)塑作品則將陳列于會展(zhan)的開放空間。
(公共藝術要(yao)點請參(can)考附件D)
國際收藏家與專業藝術家
作為新加坡及區域的主要藝術活動,藝博會是國際收藏家與專業藝術家的重要聚點。首次出席本屆藝博會的頂尖收藏家有國際拍賣師及電視名人Simon de Pury、巴黎東京宮 (Palais de Tokyo) 館長Jean de Loisy、中國四方美術館 (Sifang Art Museum) 創始人及收藏家陸尋、光州雙年展 (Gwangju Biennale) 創始人及國際雙年展協會 (International Biennial Association) 主席李龍雨 (Lee Yongwoo)、2016年威尼斯雙年展之美國館 (United States Pavilion at Venice Biennale 2016) 代表藝術家Joan Jonas、麻省理工學院李斯特視覺藝術中心 (MIT List Visual Arts Center) 館長Paul H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Ullen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館長Philip Tinari、羅馬MAXXI博物館藝術總監侯瀚如 (Hou Hanrou) 以及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總策展人谷川佑子 (Yuko Hasegawa)。
全新藝術專刊 -- CATALYST
本屆藝(yi)(yi)(yi)博(bo)會將隆(long)重推介專為藝(yi)(yi)(yi)廊、藝(yi)(yi)(yi)術(shu)(shu)收藏家(jia)、藝(yi)(yi)(yi)術(shu)(shu)業界人士而(er)設的藝(yi)(yi)(yi)術(shu)(shu)專刊《CATALYST》。《CATALYST》的豐富內容將涵蓋(gai)精細詳盡(jin)的藝(yi)(yi)(yi)術(shu)(shu)相關資料(liao),藉此牽(qian)引東南亞藝(yi)(yi)(yi)術(shu)(shu)市場的成長。
由多名(ming)知名(ming)藝(yi)術研究員及作者(zhe)撰寫的(de)(de)《CATALYST》將(jiang)以市場匯(hui)報(bao)為主,內容包(bao)括不同區域(yu)的(de)(de)市場報(bao)告(gao)與(yu)分析,以及最新動態趨勢(shi)。此(ci)外,《CATALYST》的(de)(de)精(jing)選內容也將(jiang)函括精(jing)辟(pi)評論、人物專訪、藝(yi)術家簡介以及活動報(bao)導,貫徹大會積極推廣亞洲(zhou)藝(yi)術文化的(de)(de)宗(zong)旨。
于2016年1月21日(ri)至24日(ri)在濱海灣金沙會(hui)展中(zhong)心(xin)舉行的《藝術(shu)(shu)登陸新(xin)(xin)加坡(po)(po)2016》是“新(xin)(xin)加坡(po)(po)藝術(shu)(shu)周”的重頭戲(xi)。合作(zuo)伙伴包括新(xin)(xin)加坡(po)(po)經(jing)濟發展局、新(xin)(xin)加坡(po)(po)旅游局、新(xin)(xin)加坡(po)(po)國家藝術(shu)(shu)理(li)事(shi)會(hui)、新(xin)(xin)加坡(po)(po)美術(shu)(shu)館、新(xin)(xin)加坡(po)(po)國家美術(shu)(shu)館;指定合作(zuo)伙伴為貴(gui)賓區設計者ASYLUM、Artsy.net與My Art Guide。
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登陸官方網站://www.artstagesingapore.com。
請在這連接下載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媒體資料://www.dropbox.com/sh/6fzuoz6vut1x6gq/AABS9ookQrMwMGdLHpMXFzhLa?dl=0
媒體咨詢,請聯系:
Shirlene Noordin
Art Stage Singapore -- Press Officer
(65) 6344 2953 or (65) 9067 1255
shirlene@phish-comms.com
Grace Foo
Phish Communications
(65) 6344 2954 or (65) 9010 2954
grace@phish-com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