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3月16日電 /美通社/ -- 近日,耐世特(te)汽車董事長兼首席(xi)執行官趙(zhao)桂斌接受(shou)了(le)Automotive News China的專訪。擁有百年(nian)歷史的耐(nai)世特(te)汽(qi)車(che)(che)(che)系統曾是(shi)通用(yong)汽(qi)車(che)(che)(che)旗下及之(zhi)后德爾福公司的一個(ge)汽(qi)車(che)(che)(che)零部件分部,2011年(nian)為中國(guo)航空汽(qi)車(che)(che)(che)工(gong)業(ye)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后,業(ye)務的發展很快駛入了快車(che)(che)(che)道。
現階段,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方興未艾。市場形勢的變化是否會影響耐世特未來的增長?
對(dui)于這個(ge)問題,他的(de)(de)(de)回答是,耐(nai)世特(te)近年來業務的(de)(de)(de)快(kuai)速(su)增(zeng)長(chang)是一(yi)系列變革(ge)措施帶(dai)來的(de)(de)(de),隨著變革(ge)的(de)(de)(de)持續和全(quan)球化(hua)布局的(de)(de)(de)加速(su),公(gong)司的(de)(de)(de)增(zeng)長(chang)潛力會進一(yi)步(bu)釋(shi)放(fang)出來。
變革為先
中航工業汽車入主之后,耐世特過去6年營收增長了72.7%、利潤翻了5.15倍。2017年,耐世特的凈利潤較同期增長了19.4%。對于公司的業績為何能保持高水平的增長,趙桂斌如此總結 -- “我們所做的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說法就是變革”。
經過與30多家國際企業的PK,2011年4月中航工業汽車聯合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終于將耐世特收入囊中,收購完成后,中航工業汽車獲得了耐世特51%的控股權,長期在中航工業旗下的飛機發動機和飛機零部件公司擔任CEO的趙桂斌出任耐世特董事長,之后兼任首席執行官。
趙桂斌表示,與成功收(shou)購的(de)(de)喜悅一(yi)同到來(lai)的(de)(de)是(shi)變革的(de)(de)緊(jin)迫性。“一(yi)個美國人(ren)做不好的(de)(de)企業,你為什(shen)么能搞好,如(ru)果你走(zou)它的(de)(de)老路,改善的(de)(de)程(cheng)度(du)終究是(shi)有限的(de)(de),所以必須(xu)變。”他回憶道。
而變革需要建立在對收購對象的清醒認識之上。美國的汽車工業在全球享有先發優勢,身處其中的耐世特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極為豐富的產品組合。但企業的薄弱之處也同樣明顯。
對此,趙桂斌表示,他(ta)在上任之初就直言不諱地對耐世特的美方管理人員指出。“我當時去美國的時候就說你們跟中國改革之前的國有企業很像,機構臃腫、運營方式固化、效率低下。”
在趙桂斌眼中,耐世特當時的另一大問題是功能不全。“那時的耐世特看似布局很大,在許多地區設有制造工廠,但其實只是一個事業部,功能并不完整,跟獨立公司差距非常大。”
對于耐世特的問題,趙桂斌隨即著手從兩個方面切入,大力推行變革,一是通過改造北美的業務,將耐世特轉型為功能齊全和運營高效的獨立公司,二是加快全球布局,將其最終改造成獨立的全球化公司。
徹底的改造
將從原為通用汽車的一個事業部打造成獨立的全球化公司,絕非一日之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航工業汽車入主后雙管齊下,沿著既定的方向,從理念到制度建設不斷推進。
趙桂斌說,其實把耐世特發展成為全球性企業是中航工業汽車當初競購時就確定的戰略。“當時我們到美國跟他們見面,有人擔心我們把它做成一個中國企業,我說我們要做的不是中國企業,也不是美國企業,是全球企業。”他說。
全球化戰略的制訂并不是為了討好耐世特原來的股東,而是基于對汽車行業的研究和洞察。
“我們的觀察和感悟是,汽車這個行業很特別,一個企業必須全球化,否則就沒有機會,不像建筑等其他行業可以從一個小的區域市場慢慢經營。”趙桂斌總結說。
而要讓全球化理念落到實處,必須從公司管理的頂層設計開始。在被收購之前,耐世特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清一色來自北美。收購后的第一天,從全球招募了三名高級人才即走馬上任,分別擔任董事會審計、薪酬、戰略三個專業委員會的專員。
在耐世特各地的業務單元中,蘇州工廠一直表現卓越。過去幾年,這個工廠的數名管理人員獲得擢升,進入全球總部,分別負責全球運營、人事、制造的高管。
為凝聚公司管理層對全球化戰略的認識,耐世特在美國密西根州的奧本山建立了新的全球總部,并于2016年8月正式入駐。奧本山與耐世特之前的全球及美國總部所在地薩吉諾相隔僅幾十公里,那么為何要在相鄰的地區另建全球總部呢?
“這樣做很有必要,我們不能把美國區的總部當作全球總部。北美固然重要,但不代表全球,所以我就決定,哪怕十公里也得搬。”趙桂斌說。
耐世特新全球總部設立了各類為全球化和戰略部署服務的業務部門,而且配備了多種高科技設備,便于身處全球各地的團隊成員實時協作溝通。現在,耐世特在全球各地的高管定期去奧本山的全球總部開會。“這看似一件很小的事兒,但實際上有力地上促進了管理層觀念的轉變,增強了他們的全球意識。”他補充道。
在全球化改造中,趙桂斌特別強調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真正的全球化企業,并非僅僅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攢成一團,而是以統一的、高度一致的思維模式,優化和加速企業在世界各地、各個單元的協同效應,實現真正的系統管理。他指出,事實證明,正因為采取了“One Nexteer”這種統一一致的文化模式,耐世特才得以在經歷百余年間各種轉型后,在短短幾年中實現后發優勢。
耐世特還對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和優化,推行精益管理和生產能力的重組,以提高企業的效率,支持企業的全球化布局。
趙桂斌表示(shi),以前生產一個產品,從原材料采購到(dao)制造(zao)都在企(qi)業(ye)內部完成,現在則不同,有(you)些可(ke)以外(wai)購。“這(zhe)跟我(wo)(wo)們對資本(ben)金投入比例的管理有(you)關,不是說我(wo)(wo)們沒有(you)錢(qian),我(wo)(wo)們要考慮投入的風險和回報。”他(ta)說。
再如,原(yuan)來(lai)耐(nai)世特在(zai)財務(wu)管理上習(xi)慣于算EBITA(即(ji)未(wei)計(ji)利(li)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li)潤)。現(xian)(xian)在(zai)則(ze)要算凈利(li)潤,財務(wu)部門也被要求進行全球(qiu)稅務(wu)籌劃(hua),幫助企業實現(xian)(xian)利(li)潤的較大化(hua)。得(de)益(yi)于公司在(zai)企業運營和(he)(he)投資上的持續規范和(he)(he)優(you)化(hua),耐(nai)世特健康的財務(wu)狀(zhuang)況和(he)(he)突出(chu)的現(xian)(xian)金(jin)流表現(xian)(xian)成為典范,也為未(wei)來(lai)增長打下強有(you)力(li)的資金(jin)基礎。
加速全球化
自被中航工業收購以來,耐世特明顯加快了全球化布局,迄今為止,在世界各地設有24個工廠、14個客戶服務中心和3個工程中心。
汽車行業的特殊性和國際汽車巨頭的發展歷程都表明,要想汽車市場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成為一名世界級選手。因此,趙桂斌表示,在研發和生產兩個方面耐世特的全球化步伐都會加快。
這一點已經突出地反映在該公司在中國的布局上。在中國國內,耐世特已經設有4家獨資工廠、4家合資工廠和一個亞太區技術中心。2017年11月,耐世特在蘇州市工業園為其新的亞太技術中心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
亞太區新技術中心占地3萬多平方米,包括14000平方米的辦公樓和12000平方米的研發車間,預計將于2019年年底竣工,投產后最終將雇傭上千名員工。除了產品工程、制造工程、采購、財務、銷售及總部管理等職能部門,新技術中心還將設立8車道、4500平方米的車輛測試場地,提供各種復雜路面道路的測試環境,進一步加強公司產品在中國制造、研發、測試和驗證的能力。
在亞太的另一大汽車市場印度,耐世特已經擁有三家制造工廠,涵蓋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和動力傳動系統兩大主營業務。目前,公司正在印度的班加羅爾籌建一個擁有上百名工程師的軟件開發中心,以支持全球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反觀(guan)全球,耐(nai)世特(te)在(zai)(zai)2017年(nian)布局連(lian)連(lian),繼續在(zai)(zai)重(zhong)要(yao)戰略地區擴大(da)運(yun)營(ying)版圖。包括(kuo)在(zai)(zai)巴西(xi)(xi)、墨(mo)西(xi)(xi)哥和(he)印度尼西(xi)(xi)亞(ya)先后設(she)立三家新廠(chang),在(zai)(zai)汽(qi)車(che)制造重(zhong)鎮柳州投建新工廠(chang),并在(zai)(zai)日(ri)本設(she)立新的(de)(de)客戶服務(wu)(wu)中心等(deng) -- 這些舉措都是為(wei)了給公司多樣化的(de)(de)客戶群體(ti)提供更好(hao)的(de)(de)服務(wu)(wu)。今年(nian)2月,耐(nai)世特(te)又(you)宣布將在(zai)(zai)摩(mo)洛哥設(she)廠(chang)。作為(wei)耐(nai)世特(te)在(zai)(zai)非(fei)洲的(de)(de)首座制造基地,摩(mo)洛哥工廠(chang)將憑借(jie)其地理(li)優勢更好(hao)地支持(chi)非(fei)洲和(he)歐洲區域業務(wu)(wu)的(de)(de)拓展。
戰略性的制造布局和高質量、高安全性能的自主產品能力一直是耐世特差異化優勢的關鍵。對此,趙桂斌以耐世特全球的樣板工廠 -- 柳州工廠為例,介紹了公司目前在汽車行業中最先進、最集成的設計與制造系統 -- 數字追蹤制(zhi)造(zao)系統(tong)。這套系統(tong)打造(zao)了(le)一個統(tong)一的(de)全(quan)球架構,讓耐世特能夠對(dui)其制造(zao)運(yun)營進(jin)行實(shi)時(shi)(shi)、動態的(de)全(quan)局掌控,深入(ru)地了(le)解任一時(shi)(shi)刻的(de)全(quan)球運(yun)營狀(zhuang)況。通過大數(shu)據系統(tong)、實(shi)時(shi)(shi)看(kan)板(ban)、產(chan)線人(ren)臉(lian)識別、設備狀(zhuang)態實(shi)時(shi)(shi)采集及預警等“智造(zao)”手(shou)段,柳州(zhou)現有工廠得以在(zai)生產(chan)安全(quan)、質量(liang)、交付、管理等領(ling)域不斷提升(sheng)績效。
布局未來技術
在汽車的轉向、動力傳動系統方面,耐世特擁有歷經百年的雄厚技術積淀和整車集成經驗,在ADAS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也有獨特的領先優勢。為鞏固技術優勢,耐世特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營收的6%。
隨著汽車大步邁進智能和自動駕駛的(de)時(shi)代,技(ji)術優勢(shi)讓耐世特(te)得(de)以從(cong)容而快速地開發前瞻性的(de)技(ji)術。
在轉向技術上,耐世特能提供適用于從小轎車到大卡車等各類車型的產品,從經濟性的有刷管柱式電動轉向系統(EPS),到適用于SUV等大型車輛的齒條式EPS,到皮卡、巴士、商用車可用的MTO(磁助力扭矩疊加轉向器)。由于具備獨立的研發、設計、測試、驗證和生產能力,耐世特是業內唯一一家自主控制所有關鍵部件核心技術和設計的汽車轉向系統供應商。
在新產(chan)品研發方面,通過持續(xu)創新,耐(nai)世特(te)掌握了(le)迭代式快速原型制(zhi)造(zao)與設計方法,這使得該(gai)公司能夠快速推(tui)進產(chan)品開發、原型制(zhi)造(zao)和(he)后續(xu)改進,優化從(cong)產(chan)品構想到量產(chan)的整個過程。
在2018年1月的北美國際汽車展上,耐世特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搭載在線控轉向技術上的“先進轉向技術集成系統”,在隨需轉向系統和靜默方向盤系統這兩項智能轉向技術進一步創新,滿足半自動和完全自動駕駛領域中不斷演進的技術需求。
隨(sui)需轉向(xiang)(xiang)系統(tong)能夠實現在駕(jia)(jia)駛(shi)(shi)(shi)(shi)員(yuan)人為控制(zhi)和自(zi)動(dong)(dong)駕(jia)(jia)駛(shi)(shi)(shi)(shi)控制(zhi)之間(jian)更安全、更直覺的(de)切換,讓駕(jia)(jia)駛(shi)(shi)(shi)(shi)員(yuan)隨(sui)心(xin)定制(zhi)多(duo)個駕(jia)(jia)駛(shi)(shi)(shi)(shi)模式。靜默(mo)(mo)方向(xiang)(xiang)盤系統(tong)則(ze)能夠修正(zheng)車(che)(che)輛(liang)自(zi)動(dong)(dong)轉向(xiang)(xiang)過(guo)程中方向(xiang)(xiang)盤的(de)顫(zhan)動(dong)(dong)和回正(zheng)帶來的(de)干擾(rao),從而(er)顯著(zhu)降低操作(zuo)疲(pi)勞(lao),確保車(che)(che)輛(liang)安全平穩的(de)行駛(shi)(shi)(shi)(shi)。配備靜默(mo)(mo)方向(xiang)(xiang)盤系統(tong)的(de)車(che)(che)輛(liang)還可(ke)(ke)搭載(zai)“完全可(ke)(ke)收縮式”轉向(xiang)(xiang)管柱(zhu),在自(zi)動(dong)(dong)駕(jia)(jia)駛(shi)(shi)(shi)(shi)模式下可(ke)(ke)自(zi)動(dong)(dong)收縮至儀表板內,從而(er)增加可(ke)(ke)用空(kong)間(jian)并提升駕(jia)(jia)駛(shi)(shi)(shi)(shi)艙舒適度,使駕(jia)(jia)駛(shi)(shi)(shi)(shi)員(yuan)可(ke)(ke)以(yi)從事其他活動(dong)(dong)。
作為(wei)車輛的(de)(de)關鍵(jian)安全系(xi)(xi)統(tong)之一,轉(zhuan)向技術(shu)的(de)(de)安全性是耐(nai)世特關注的(de)(de)核心。耐(nai)世特先進轉(zhuan)向技術(shu)集成系(xi)(xi)統(tong)中行(xing)業(ye)領(ling)先的(de)(de)網絡安全技術(shu),能進一步(bu)提(ti)升車輛互聯時代(dai)下轉(zhuan)向系(xi)(xi)統(tong)的(de)(de)安全性,有效防御惡意入(ru)侵和(he)未經驗證的(de)(de)轉(zhuan)向指令。
在獨立開(kai)發新(xin)一代技術(shu)的同(tong)時,耐世特與整車廠、零部件(jian)企(qi)業和互聯網企(qi)業在ADAS上都展開(kai)合(he)作(zuo)。目前(qian)一些項(xiang)目已經進入量產階段:用于量產的雪(xue)佛蘭Bolt自動駕駛車隊,和Waymo與克(ke)萊斯(si)勒Pacifica L4級自動駕駛汽車。
同時(shi),公(gong)司的(de)多項戰(zhan)略(lve)(lve)性合(he)資與(yu)(yu)技術(shu)聯盟也在按計(ji)劃漸(jian)次展開 -- 包括(kuo)和(he)大陸集團強強聯手研(yan)發先進(jin)轉(zhuan)(zhuan)向與(yu)(yu)制動(dong)(dong)技術(shu)結合(he)的(de)合(he)資公(gong)司CNXMotion,與(yu)(yu)威伯科合(he)作(zuo)研(yan)發制造為(wei)商用車實現主動(dong)(dong)轉(zhuan)(zhuan)向控制的(de)長期戰(zhan)略(lve)(lve)聯盟,以及與(yu)(yu)東風(feng)零部件集團以各占50%的(de)股份比例成(cheng)立的(de)生產電動(dong)(dong)助力轉(zhuan)(zhuan)向系(xi)統的(de)合(he)資公(gong)司等。
ADAS和(he)自(zi)動駕(jia)駛中的(de)許多功能都(dou)是通過電動轉向(xiang)系(xi)統(tong)來(lai)實現的(de),例(li)如車道保持輔(fu)助(zhu)、交(jiao)通擁堵輔(fu)助(zhu)、泊車輔(fu)助(zhu)、車道偏離警告等(deng)。耐世特的(de)EPS系(xi)統(tong),包括高可(ke)用性EPS和(he)線控轉向(xiang)等(deng)系(xi)統(tong),將為整車廠(chang)在主動安全和(he)自(zi)動駕(jia)駛領域實現更多的(de)可(ke)能性。
既要增長,也要效率
耐世特的戰略是成為“隨心操控的引領者”,即把自身打造成全球企業并成為汽車轉向系統的全球領導者。要實現這個目標,公司必須保持技術領先。
“我做過中航(hang)發動機(ji)公(gong)(gong)司的(de)(de)CEO和飛機(ji)零部件公(gong)(gong)司的(de)(de)CEO,前后近(jin)20年,對技(ji)術有很深的(de)(de)體會、感悟(wu)和熱情。隨(sui)心(xin)操控的(de)(de)引領(ling)者(zhe)是要(yao)(yao)有技(ji)術支(zhi)撐的(de)(de)。所以,我們一直(zhi)把技(ji)術當作領(ling)先競爭重要(yao)(yao)的(de)(de)因素。”趙桂斌說。
但他(ta)對公司的(de)要求不止于技術領(ling)域,他(ta)認為(wei)耐(nai)世特必須實現全面領(ling)先(xian),既能保持業務(wu)的(de)增長(chang),而且敏捷高效:“我們要技術領(ling)先(xian)、效益領(ling)先(xian)、市(shi)場占有(you)領(ling)先(xian)”。
被中航工業汽車收購之后,耐世特的業務取得了強勁的增長。但一個企業做大之后,保持靈活高效往往會變得比較困難。但趙桂斌認為,耐世特的管理是問題導向,知道問題在哪里,他相信一定能解決。“曾經有人問我要增長,還是要效率,我說我都要。”趙桂斌說。
回顧耐(nai)世(shi)(shi)特過(guo)去(qu)幾年的(de)歷程,他(ta)總結(jie)說主要的(de)工作是對(dui)北美(mei)業(ye)務的(de)改造,當時(shi)的(de)動作很大(da),現在(zai)已經(jing)取(qu)得(de)了(le)實(shi)效。對(dui)于北美(mei)業(ye)務,耐(nai)世(shi)(shi)特將深化變革和改造,而(er)在(zai)世(shi)(shi)界其他(ta)地區,公司(si)的(de)全球化布局有(you)待進一步展開(kai)。
談到未來(lai)的發(fa)展戰(zhan)略(lve)(lve)、以及如(ru)何繼續(xu)保持強勁增長,趙桂斌說到:“我們(men)要做到三個多(duo)樣化 -- 也就是產品組合、客(ke)戶群(qun)體(ti)和區域(yu)運營(ying)的多(duo)樣化。通(tong)過這個發(fa)展戰(zhan)略(lve)(lve),我們(men)將進一步擴大(da)市場占(zhan)有率,為未來(lai)增長打下基礎(chu)。”
展(zhan)望(wang)未(wei)來,他表示:“我們將繼續推進變(bian)革和全(quan)球化,路還很長,但在進程中增長的潛力(li)還會迸發出來。”
原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