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9年1月30日電 /美通社/ -- 2019年1月23日,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印發《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審定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在2019年底初步建成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管理體系,公布已在國內5家無人機企業設立適航審定試點,重點探索貨運無人機、巡線無人機、載人無人機的適航標準和審定辦法 -- 億航智能不僅是中國首家載人無人機適航審定試點單位,同時還是民航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各專項工作組的成(cheng)員,以全球首(shou)創(chuang)的載人(ren)級自動駕駛飛行器(AAV)為試點項目,志(zhi)愿協助民航(hang)局開展載人(ren)無人(ren)機(ji)的運行風險分析(xi)、適航(hang)標準(zhun)制定和驗(yan)證。
近年來,國內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迅速。尤其當無人機接入移動通信網絡成為“聯網無人機”,其價值不再限于航拍,而是延伸至“無人機+行業應用“的廣闊天地,包括物流、農業植保、智慧城市管理應用、應急救援以及城市空中立體交通等等應用場景 -- 民用無人機產業已成為國際航空航天最具活力的新興市場。1月23日,民航局印(yin)發(fa)《基(ji)于(yu)運行風(feng)險的無人機適航審定的指導意見》(以(yi)下(xia)簡稱《意見》)。
鼓勵“先試先行”,建立中國特色審定原則
目前,由國家空管委牽頭,起草《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為實現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以及相關活動,保障飛行管理工作順利高效開展提供了依據。民航局也在編寫相關無人機運行管理規章予以支持。《意見》明確,我國民用無人機適航審定管理將堅持“分級管理,聚焦體系”“標準引領,正向思維”“先行先試,分步實施”“依托網絡,便捷服務”四個指導原則(ze)。其核心指導思想(xiang)如下:
一、堅持審定與運行緊密合作,通過試點運行確定風險,對接審定要求,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審定方法;
二、堅持走正向審定道路,即從工業標準中提煉審定標準和局方規章,尋求在無人機審定實現變道超車,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審定路徑;
三、堅持貫徹放管服精神,利用國內無人機廠商經驗豐富的優勢,鼓勵廠商主動承擔適航責任,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實施監管,創造工業界和局方良好互動,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審定模式。
億航AAV被列為審定重點推進項目
《意見》指出,依托實名登記系統,并結合民航局無人機運行管理系統(UOM),建設無人機審定模塊,實現全流程網上申請和批復。由此,民航局將建立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風險等級劃分方法,開展無人機適航審定分級管理。局方審查方式將從條款審查向制造廠家體系審查轉變,引導廠家建立、完善無人機設計生產企業適航體系,促使無人機制造廠家主動承擔適航主體責任。同時,遵循正向思維制定適航標準,依照“工業標準 - 行業標準 - 適航標準”的路徑,建立我國自主的無人機適航標準體系。廠家滿(man)足體系要求、無人機符合(he)適航標準(zhun)后,可頒(ban)發無人機適航證件(jian)。
目(mu)前,億航(hang)智能(neng)所有(you)型號的(de)(de)無人機(ji)產(chan)品均已完成實(shi)名(ming)登記。其中,由億航(hang)自主研發的(de)(de)載(zai)(zai)人級自動駕(jia)駛飛(fei)行(xing)(xing)器(qi)已經被列為(wei)民(min)用無人機(ji)審(shen)定(ding)重(zhong)點(dian)關注(zhu)項目(mu),以其為(wei)載(zai)(zai)體的(de)(de)城市空(kong)中立體交通(tong)正是世(shi)界矚(zhu)目(mu)的(de)(de)焦(jiao)點(dian),并被期望(wang)在不遠(yuan)的(de)(de)未來為(wei)人類提供全新(xin)的(de)(de)出行(xing)(xing)方式。億航(hang)智能(neng)正在協助局(ju)方分析載(zai)(zai)人無人機(ji)運(yun)行(xing)(xing)風險中與無人機(ji)系(xi)統有(you)關的(de)(de)部分,以實(shi)際運(yun)行(xing)(xing)情況的(de)(de)真實(shi)數據為(wei)基(ji)礎,共同(tong)建(jian)立相關審(shen)定(ding)標準和依據。
“四個一”管理模式,落實民用無人機產業無限潛力
以無人機企業試點積累的實踐經驗和成果總結為基礎,民航局針對無人機運行場景豐富、運行風險多樣的特點,將開展基于運行風險的民用無人機適航審定,從而形成一種方法、一個體系、一套標準、一份證件的“四個一”民用無人機適航管理模式。
“一種方法”是指采取風險等級劃分方法,開展無人機適航審定分級管理。“一個體系”即局方審查方式從條款審查向制造廠家體系審查轉變,引導廠家建立、完善無人機設計生產企業適航體系,促使無人機制造廠家主動承擔適航主體責任。“一套標準”是指遵循正向思維制定適航標準,依照“工業標準 - 行業標準 - 適(shi)航(hang)標(biao)準(zhun)”的(de)路徑,建立我國(guo)自主的(de)無人(ren)機(ji)適(shi)航(hang)標(biao)準(zhun)體系。“一份證件”就(jiu)(jiu)是說一旦廠家(jia)滿足體系要求、無人(ren)機(ji)符合適(shi)航(hang)標(biao)準(zhun)后,就(jiu)(jiu)可(ke)頒發無人(ren)機(ji)適(shi)航(hang)證件。
《意見》確定,到2019年底,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管理體系將初步建成。同時展望,隨著技術進步、商業模式創新,無人機終將融入、并深刻影響民航運輸體系,無人機產業終將與有人機產業并駕齊驅,甚至將在某些領域實現替代。
億(yi)航(hang)智(zhi)(zhi)能創始人、CEO胡華智(zhi)(zhi)表示:“億(yi)航(hang)載人級自(zi)動駕(jia)駛(shi)飛(fei)行器(qi)見證了中國(guo)民用(yong)無人機(ji)適航(hang)管(guan)理(li)的(de)(de)重大創新。由(you)它所引領的(de)(de)城市空(kong)中的(de)(de)立(li)體(ti)交通已經不是一個未(wei)來概(gai)念,而是即將被實現的(de)(de)‘中國(guo)智(zhi)(zhi)造’。中國(guo)、億(yi)航(hang)已經走在(zai)世界前列,以城市空(kong)中立(li)體(ti)交通、無人機(ji)物流、智(zhi)(zhi)慧城市管(guan)理(li)、空(kong)域造景媒體(ti)這四大無人機(ji)創新應用(yong)場景,構建數字化的(de)(de)空(kong)中生態(tai)體(ti)系。”
附:
1. 《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審定的指導意見》原文
2. 解讀(du) | 《基于運行風險的無(wu)人機適航(hang)審(shen)定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