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9月18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今日宣布已與Ironwood制藥有限公司就雙方關于令澤舒®(利那洛肽)的合作協(xie)議(yi)做了修訂并達成(cheng)共識。根據(ju)最新(xin)協(xie)議(yi)約定:阿斯利康獲得利那洛肽在中(zhong)國內(nei)地(di)、中(zhong)國香港和(he)中(zhong)國澳門的獨家開發、生產和(he)商業化權利。
基于修訂后的合作協議,阿斯利康將在上述地區全權負責令澤舒®的開發、生產與商業化。Ironwood將不再參與上述地區令澤舒®的開發與商業化,并將把藥物生產移交給阿斯利康。兩家公司曾于2012年首次達成合作,共同負責令澤舒®在中國的開發與商業化(hua),而本地運營執(zhi)行主要由阿斯利康負責。
“自1993年在中國上市全球首個質子泵抑制劑以來,阿斯利康已深耕中國消化領域二十六年。此次將利那洛肽引入中國,不僅填補了我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治療藥物的空白,同時也是阿斯利康不斷踐行對中國患者承諾的又一例證,我們相信利那洛肽將為中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C)的治療開啟全新篇章。”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進一步表示:”未來,我們仍將加速引入全球領先的藥物,讓更多中國消化疾病患者能及早接受到創新藥物的治療。”
“阿斯利康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藥品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實力。”Ironwood首席執行官Mark Mallon表示:“僅在中國就有大約1400萬成年人患有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我們相信阿斯利康是將利那洛肽帶給這些患者的優秀合作伙伴。”
利那(nei)洛肽是全球首個鳥苷酸環化(hua)酶激動劑,并于2019年1月獲得國(guo)家(jia)藥(yao)品監督管(guan)理(li)局(ju)批準用于治療成人(ren)便秘型腸(chang)易激綜(zong)合征(IBS-C),即將在中國(guo)內(nei)地商業上市(shi)。
在中國至少有1400萬患者飽受IBS-C困擾[1],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利那洛肽的創新機制是通過激活人體一種自有的鳥苷酸環化酶,促使腸液分泌,并通過降低內臟高敏感,達到同時緩解IBS-C患者腹痛、腹脹和便秘等癥狀的效果。中國三期臨床研究顯示與安慰劑比較,六成以上的患者在使用利那洛肽一天后就能夠實現自主排便[2];近九成患者在整個治療周期內,自主排便次數顯著增加,近八成的患者腹痛、腹脹顯著改善[4]。
關于協議支付條款
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阿斯利康將分三期向Ironwood支付總額為3500萬美元的固定款項。此外,若能達成既定銷售目標,Ironwood還能獲得最高900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根據令澤舒®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年度凈銷售額,Ironwood還將有資格獲取浮動百分比的特許權使用費。在上述這些地區,Ironwood將不再共同承擔令澤舒®的開(kai)發與(yu)商(shang)業(ye)化費用(yong),也(ye)不再(zai)分享銷(xiao)售利潤。
關(guan)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C)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病,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C)是亞型之一,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便秘,并伴隨與排便有關的腹痛、腹脹及腹部不適等癥狀。因其反復發作,患者生存質量受到影響。在中國,IBS的患病率高達6.5%,其中15%為IBS-C[3]。目前,IBS-C在我國尚無針對性的有效治療藥物[4],治(zhi)療(liao)主要是根(gen)據癥狀選擇合(he)適的藥物,如解痙(jing)劑、滲(shen)透性瀉藥等。研究表明(ming),超(chao)過40%的患(huan)者對治(zhi)療(liao)不滿意。
關于利那洛肽
利那洛肽是一種鳥苷酸環化酶-C激動劑,是美國消化病學會(AGA)指南推薦的一種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C)的創新藥物,也是治療IBS-C的標準藥物(推薦級別:強,證據級別:高)[5]。中國Ⅲ期臨床試驗證實,與安慰劑組相比,利那洛肽可顯著緩解IBS-C相關癥狀,其緩解程度反應者比例是安慰劑組的兩倍以上(31.7% vs 15.4%),療效在治療第一周就有體現,并在整個治療期間癥狀都得到了改善[6]。此外,由于利那洛肽作用于腸道局部,幾乎不入血吸收,其安全性更為良好。研究顯示,利那洛肽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和中度腹瀉,未見臨床顯著后遺癥[6]。
參考文獻
[1] 張璐, 段麗萍, 劉懿萱, 等. 中國人群腸易激綜合征患病率和相關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 2014;53(12):969-975.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4.12.011.
[2] Chey WD, Lembo AJ,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2 Nov;107(11):1702-12.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功能性疾病協作組. 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2015年,上海)[J]. 中華消化雜志, 2016,36(5):299-312.
[4] 熊理守, 時權等. 消化專科門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123例的臨床特征與就醫情況調查[J]. 中華消化雜志2015年7月第35卷第7期
[5] Weinberg D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4;147(5):1146–1148.
[6] Yang Y,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