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9年12月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09年11月27日,由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北京代表處舉辦的“2009 ACCA 高校財會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本次論壇期間,ACCA 邀請了20多家高校和教育培訓機構的代表、10多家知名跨國企業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經理、ACCA 資深會員參會。會議旨在為企業界和學術界搭建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通過主題發言、專題報告和討論互動等多種形式,共同反思和探討了財會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現狀與對策,探索如何培養國際復合型財會人才之路。
(Photo: //www.nyhomeapp.cn/sa/2009/12/02/20091202362396.jpg )
ACCA 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姚志君女士首先致歡迎辭,她代表 ACCA 北京代表處向參加此次論壇的教育機構代表以及企業代表致以熱烈的歡迎。姚首代向嘉賓們詳細地介紹了 ACCA 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歷程以及與高校聯合開展 ACCA 成建制班、培養優秀財會人才的情況,并且對上午主題演講的三位發言嘉賓及他們演講主題進行了簡要介紹。姚首代表示 ACCA 愿意為學校和企業搭建溝通的平臺,通過三方共同的努力培養更加優秀的財會人才。
第一位做主題發言的是麥可思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張景岫先生。張先生通過詳盡的數據向嘉賓們展示了2008年高校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專業與工作對口率、畢業生在工作中能力的表現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的現狀。通過張先生的講解,嘉賓們對當前財經專業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狀況有了全面的了解。
接下來演講的是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劉永澤教授。東北財經大學是中國地區首批與 ACCA 合作舉辦 ACCA 成建制班的六所高校之一。劉教授首先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中既包括國內的產業結構、金融危機的影響,又包括學校教育模式以及畢業生就業觀等因素。針對這些問題,劉教授提出大學教育應該是精英+通才教育,即大學所培養的人才既要精于專業又要具備融會貫通的能力。
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財務共享中心財務總監陳榕女士攜同人力資源部招聘主管馮華先生就施耐德公司對財務員工的選才要求、實際工作能力以及業務繼續培養方面向與會嘉賓做了詳盡地介紹。陳總監還肯定了 ACCA 的課程設置在財會人才培養方面的貢獻。
下午,針對不同的行業對財會人才的要求,ACCA 北京代表處專門邀請了來自會計師事務所企業、金融界企業以及制造業企業雇主代表,與嘉賓們就財會人才培養做近距離的討論。分組討論結束后,所有與會嘉賓又集中到主會場,分享分組討論的成果。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劉永澤院長、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連起先生、原聯想(國際)亞太區會計總監杜左玲女士以及匯豐銀行北京支行人力資源經理馬肖女士作為對話嘉賓,與老師們分享自己對財會人才培養方面的見解和意見。杜女士認為財會人才應具備職業素質和技能素質,既要有很好的業務操作能力,也要有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張先生則表示財會人才應該具有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能力,并且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匯豐銀行的馬經理就大家普遍提出的提高溝通能力這一觀點,提出應該將大學畢業生的溝通能力可視化,即具體描述如何界定良好的溝通能力。東北財經大學的劉永澤教授也表示,提高財經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需要企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此次論壇為教育機構與企業用人單位搭建了相互溝通的平臺,就財會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刻地探討。 與會嘉賓表示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日益重視,加強校企之間的聯系,才是理論與實踐的較佳結合,是培養國際財會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學校和企業雙贏的較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