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為先導 信息共享為紐帶
北京2011年10月1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10月18日,經過連續幾天的奮戰,由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礦所”)為陜西礦業權交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的“礦業權電子交易系統”安裝調試成功,陜西礦業權項目實現網上電子交易。通過技術輸出和礦業權項目信息共享,京陜兩地礦業權交易機構共建跨區域礦業權市場合作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以信息化手段推進礦業權交易制度建設是中紀委、監察部、國土資源部對于規范礦業管理秩序的重要抓手。2010年9月《國土資源部關于建立健全礦業權有形市場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145號)明確指出,推進礦業權交易統一監管平臺建設,以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臺建設為基礎,利用全國礦業權統一配號系統和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獲取和集成國家、省、市、縣四級礦業權交易信息,實現對全國礦業權市場信息的統一監管,公開發布和提供信息服務,推行礦業權網上出讓工作。
作為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指定的礦業權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北礦所自成立以來,認真落實國土資源部關于礦業權有形市場建設的要求,組建專業技術團隊,投入專項資金,開展礦業權網上電子交易系統的研發工作。
據北礦所總裁董朝賓介紹,北礦所在礦業權市場建設中堅持貫徹中紀委提出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相結合”的要求,建立了集信息披露、交易規則、交易系統、過程監測“四統一”的礦業權交易管理平臺,為資源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各級各類礦業權順暢流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2010年10月,北京市礦業權電子(網上)交易管理系統(一期)上線,這是國內首個全面涵蓋礦業權出讓和轉讓交易流程的電子管理系統。一年來,該系統已成功完成近百個北京市礦業權出讓和轉讓項目。日前,兼具網上競價交易和監管部門實時監測功能的北京市礦業權電子交易系統二期研發工程已順利完成。
面對礦業權有形市場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北京市國土局直接統籌指揮北京市礦業權電子交易管理系統二期和三期的建設工作,市國土局及各業務處室領導多次聽取匯報和組織專題會議,指導北礦所實施具體開發工作。在一期系統的基礎上,北礦所按照國土資源部礦業權市場建設框架體系要求,充分借鑒兄弟省區交易機構的好經驗、好做法,以技術創新為先導,積極探索建立集礦業權后臺管理、網上交易、動態監測三位一體的電子交易管理系統。礦業權后臺管理系統是集出讓和轉讓項目管理、意向受讓方管理、成交管理、保證金管理、稅費管理、會員管理、單據管理等18個功能模塊為一體,全面涵蓋礦業權交易流程的電子化管理系統。
北礦所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嚴格遵循“制度共創、技術共享、人才共有、市場共建”的原則,立足首都區位優勢,與內蒙古、陜西、青海、河南、廣西等礦業資源富集省、區的礦業權交易機構開展業務合作,積極拓展礦業權項目渠道,探索共建跨區域礦業權市場。
目前北礦所已經與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儲備登記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礦業權交易服務中心)、陜西省礦業權交易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北礦所將充分發揮北京的金融、技術、人才優勢,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快礦業權有形市場建設的工作部署,以“北京市礦業權電子交易管理系統”為基礎,共同研發京蒙、京陜跨區域礦業權網上交易系統,共同推進跨區域礦業權交易市場特別是礦業權二級市場的規范發展,形成跨區域礦業權市場建設的新模式,為國土資源部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全國礦業權市場體系建設作出有益探索。
北交所是北礦所股東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