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企業領導,成為企業發言人?
有沒有發現,通常情況下,老板發一條朋友圈獲得員工點贊的幾率,普遍要高于普通員工。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高管們的新擔子,來了
你可能會認為,愿意給老板朋友圈點贊的因素有很多,并不一定都是因為老板說得好。
但仔細推敲下,其實大部分情況應該還是,員工更愿意主動關注老板在說什么,說得對不對。這種“流量”吸引力,就是企業高層的天然影響力。
如果這是對內的普遍情況,企業高管對外部受眾有沒有影響力呢?
從實例角度看,今天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企業CEO,活躍的他們儼然成為了企業的發言人、代言人,更在某種程度上發揮出了品牌代言人的效果。還有下場直播帶貨的,個人角度的新聞稿、登上品牌的出街廣告,出沒在媒體采訪內容中的各家企業領導,案例比比皆是。
再從數據上看,美通社母公司Cision最新推出的重磅報告:《2024全球企業傳播報告》中(點擊此處下載報告),有一項調查數據就顯示:全球公關傳播人士普遍認為:企業高管的影響力出現大幅提升,目前位居7大類影響力人群中的第2名。
這一調研結果有力地說明了:如今,企業高管無論是對內對外,都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由此可見,2024年企業傳播的重擔,高管們也應該考慮要擔起來了。
可是,一定要擔嗎,又該如何擔?
下面帶著這兩個核心問題,作者與大家一起分析,并結合美通社近期舉辦的線下活動《2024新傳播啟示錄》中,演講嘉賓——資深的獨立咨詢顧問、前500強企業新聞發言人苗奕女士的相關觀點。
獨立咨詢顧問、前500強企業新聞發言人:苗奕
企業高管:我還有選擇嗎?
有的PR看到這個話題,可能會擔心兩種情況:
- 我們的老板性格低調,估計不太能出山;
- 我們的團隊缺乏塑造領導發言人的實操經驗,不知從何入手;
下面我們先解決問題1。
首先,要說服老板,就應該從客觀角度去分析,為什么他們有影響力。
1)他們擁有決策權,對企業員工和核心利益相關群體,有著很直接的影響力,而在公眾眼中,他們本身就是企業和品牌的代表,也是對外溝通的重要渠道,更代表著一家企業的聲譽。
2)他們具備較高的商業視野與戰略性思維,其言論往往有含金量,會產生較強的作用,也會成為媒體記者們樂于關注和采訪的對象。
3)企業需要人格化的表達,消費者也希望通過更親切、更生動的內容去了解一家企業的內蘊與文化,以及品牌價值。
種種因素加之下,企業領導人有著自帶的“天然流量”。
其次,我們還要給老板分析,他們有哪些特別的好處。
1)企業需要人格化的表達與溝通,但社交渠道的“人格化”表達往往過于泛娛樂,而缺少專業度,這并不利于與利益相關群體溝通。也因此,一個既擁有專業度,又可以帶一點有趣輕松感的企業領導發言人,就是很平衡的選擇。
2)今天找名人替企業發聲,往往面臨著:花費高、不穩定因素多、執行難度高、品牌調性難匹配等問題。企業高管們又省錢,品牌匹配度高、執行配合度高、八卦緋聞少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另外還有的企業找虛擬代言人,但一個虛擬IP能不能火,能火多久,后續要投入多少的內容運營,這又是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是有成本,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決策。我們知道,商業決策最不喜歡的就是不確定性。
3)我們處在一個“生成式內容”的AI洪流中,也正是在這種人機交流越來越頻繁的狀況下,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流,才變得愈發可貴。
由此可見,企業高管們,的確是時候上場了。
-
熟悉企業的行業、產品、文化 -
專業權威,表達清晰 -
對媒體及大眾傳播有一定了解 -
對于企業充滿信心和激情 -
真誠可信,溫和堅定,抗壓能力強 -
與企業和品牌的形象氣質相符充滿魅力



-
“人格化”,增加企業和品牌的親切度和信任感 -
在社交化傳播中獲得更多關注,增加互動機會 -
提升企業和品牌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
確保企業對外溝通的質量和效果 -
確保企業遇到危機時對外溝通的質量和效果
您也可以關注“美通說傳播”的公眾號:prnewswire
原創文章,作者:凱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www.nyhomeapp.cn/blog/archives/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