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8月24日電 /美通社/ -- 1881年,全球第一所管理學院沃頓商學院成立;1900年,古老商學院塔克商學院推出全球首個商業管理研究生課程;1910年,京師大(da)學(xue)堂設立(li)商(shang)科學(xue)院(yuan),確立(li)中國(guo)商(shang)科教育開端。從全(quan)(quan)球到中國(guo),歷經(jing)近(jin)140年熠熠歲月,全(quan)(quan)球商(shang)管(guan)教育體系(xi)日趨成熟(shu)。商(shang)管(guan)教育學(xue)院(yuan)培養了大(da)量商(shang)業(ye)領袖與(yu)企業(ye)管(guan)理者,被視為社會精英匯(hui)聚的(de)平臺。它們聚合人勢,延(yan)伸網絡,影(ying)響(xiang)改變著全(quan)(quan)球經(jing)濟政(zheng)治及社會發展的(de)歷史進程(cheng)。
2018年,作(zuo)為亞洲特(te)色的創(chuang)新(xin)型(xing)專(zhuan)業商管學(xue)院,香港大(da)學(xue) SPACE 中(zhong)國商業學(xue)院走過(guo)七(qi)年征(zheng)途后,迎來(lai)了第10000名校友。毫無疑(yi)問,他們是“專(zhuan)業深度決定未來(lai)高度”的較佳詮(quan)釋者(zhe),在新(xin)商業社(she)會中(zhong)以己之力,推動著(zhu)專(zhuan)業能量的流動與創(chuang)新(xin)力量的滲透,在全(quan)球商管學(xue)院地圖上,為港大(da) ICB 定位(wei)了一枚獨特(te)坐標(biao)。
學的深度
女性管理者占據重要地位,“柔性”商業力量崛起
調研顯示,男性校友比例為35.92%,女性校友比例為64.08%。女(nv)(nv)性校友數量超(chao)過男性校友。一(yi)方面,女(nv)(nv)性在人(ren)力(li)資源(yuan)、市場營銷(xiao)、財務金融等職能部門(men)更(geng)多擔任領導者角色。另一(yi)方面,女(nv)(nv)性在管(guan)理(li)方面擁有獨特(te)優勢(shi),如擅于團隊(dui)凝聚、溝通合作、直覺決策等。
伴隨人工智能興起,女(nv)性擅長的感性思維模式在(zai)企業變革中愈發重(zhong)要(yao),前瞻(zhan)性地(di)培養更多女(nv)性領導者意(yi)義非凡。與此同(tong)時,擁有優質商管教育(yu)背景,更有助于(yu)女(nv)性管理者擁有事業晉(jin)升(sheng)機(ji)會(hui)和能力。
中高層管理者趨年輕化,商業新生代蓄勢待發
調研顯示,校友平均年齡為42歲,核心年齡圈層集中于70及80后群體。其中70后擔任 CXO、董事長及創始人職位占比達42.39%,80后擔任總監、VP及以上職位占比達60.81%。
80后群(qun)體已逐漸掌握企(qi)業決(jue)策層(ceng)話語(yu)權,成為(wei)商業社會(hui)中堅力量。他們承擔著決(jue)策執(zhi)行與績效落實的(de)重任,作為(wei)團隊領(ling)頭羊,開創(chuang)企(qi)業創(chuang)新(xin)原點,面向(xiang)充滿(man)各種可(ke)能性的(de)未(wei)來。因此領(ling)導力修煉和戰略視野提升對于他們更加重要。
高學歷人士自驅力強,創新為管理者優質基因
校友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為77.68%。其中本科占比62.99%,14.69%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近三年,擁有名校背景校友數量逐年上升,其中不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悉尼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知名院校研究生。
擁有優(you)質教育(yu)背景(jing)的職場(chang)人(ren)士,更傾向(xiang)于(yu)選擇專業(ye)(ye)(ye)的商(shang)管教育(yu)深造精進(jin),看重理論(lun)體系與商(shang)業(ye)(ye)(ye)實戰相結合,不斷拓寬心(xin)智成長的邊界,以此建立高(gao)(gao)層(ceng)管理者的大(da)局(ju)觀,從戰略高(gao)(gao)度理解、溝通和執(zhi)行企業(ye)(ye)(ye)發(fa)展(zhan)及變(bian)革意(yi)圖。因此,很(hen)多畢業(ye)(ye)(ye)于(yu)香港大(da)學(xue)的社會精英,以及已經(jing)完成北京大(da)學(xue) EMBA、中歐國際工商(shang)學(xue)院(yuan) EMBA 等商(shang)管學(xue)業(ye)(ye)(ye)的企業(ye)(ye)(ye)高(gao)(gao)管,依然選擇交付兩年時間(jian)精力(li),來(lai)港大(da) ICB 進(jin)行學(xue)習深造,構(gou)建自身的專業(ye)(ye)(ye)實力(li)壁壘。
決策者終身學習意愿高,注重修煉跨界思維
商業世界萬物互聯,真正擊倒“巨人”的往往是出其不意的黑馬,而不是被視為眼中釘的較佳對手。身處快速變動的新興經濟環境,傳統行業迭代進程加快,企業競爭異常復雜,經濟勢力相互博弈。高層管理者的求知欲望前所未有的強烈,他們期望視野突破與心智成長。據不完全統計,同時報讀2門及以上課程的校友數量近50人。
天津市錦聚成商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苑雙慶接連報讀了橫跨市場營銷、人力資本、財務管理等領域的四門專業課程 -- 企業財務與投資管理(CFIM)、購物者營銷與零售管理(SMRM)、企業教練與領導力培育(CCLD)、創新營銷與組織革新(IMAO)。“港大 ICB 課程體系既有專業深度又有跨學科橫縱交叉,可以讓我們把戰略發展及未來規劃置于更大的商業生態系統中,用復式思維框架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和解決。”
與此同時,港大 ICB 在課程教學中持續滲透的全球思維及國際化視野,激勵更多校友畢業后選擇以海外進修方式繼續深造,體驗跨文化環境下的學習交流。如整合營銷傳播(IMC)北京11班校友邢舟游,畢業八年(nian)(nian)后,于(yu)今年(nian)(nian)成(cheng)功申請(qing)美國猶他谷(gu)州立大(da)學心理學專業,并(bing)憑(ping)借香港(gang)大(da)學頒發的國際通用研究生(sheng)文(wen)憑(ping),獲得27個學分的豁免,實現(xian)了人(ren)生(sheng)的又(you)一(yi)次進階。
路的寬度
征戰傳統新興多元領域,推動變革助力創新增長
調研顯示,校友所屬行業覆蓋數十個傳統及新興領域,包括互聯網、軟件、金融、貿易零售、建筑、房地產、娛樂、體育、咨詢、醫療、生物醫藥、教育、制造業等。位列前三名的分別為電信互聯網行業比例為14.30%、金融業比例為11.90%、批發零售行業比例為10.30%。
《未來簡史》作者尤(you)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lei)發展已經來到巨變(bian)(bian)前夜,即(ji)將進入(ru)智能制(zhi)造和設計的無機領域(yu)。而進入(ru)智能化(hua)社(she)會將給人們生(sheng)產、生(sheng)活方(fang)式(shi)帶來革命性(xing)(xing)變(bian)(bian)化(hua)。中(zhong)國經濟也(ye)在經歷根本性(xing)(xing)轉變(bian)(bian),向消費服務、高附加(jia)值制(zhi)造業等創新增長模(mo)式(shi)轉型。
細數校友人生履歷,不難發現諸多引領創新增長模式的創業者。如產品創新與服務設計(IPSD)上海4班校友、新格文創集團董事長蘇曉東,錨(mao)定文(wen)化 IP 開發,布局出版、影視(shi)、博物館和地方文(wen)化三大板塊(kuai),創辦全新復合型閱讀(du)品牌“曉學堂”,旗(qi)下蟲洞書店成為鼓浪嶼的明星書店。
金融市場與投資組合管理(FMPM)深圳1班校友,頭狼資本創始合伙人、頭狼金服 CEO 陳岸,從傳統金融(rong)領域轉(zhuan)型互聯網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投(tou),通過“互聯網+投(tou)融(rong)”模式,先后投(tou)資了50個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項(xiang)目(mu),在(zai)投(tou)項(xiang)目(mu)總(zong)估值超(chao)30億元(yuan),在(zai)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領域獲(huo)得優質(zhi)口碑以及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投(tou)界高度認可。
另有一些校友,在傳統行業中專心耕耘,引領細分行業發展航向,屬于低調的隱形冠軍。如產品創新與服務設計(IPSD)上海7班校友、南京奧喬化學密封劑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昕,專注(zhu)于滲透密封領(ling)(ling)域(yu)二十年,產品線從汽車(che)行業(ye)到高鐵(tie)、機器人(ren)制造(zao)及(ji)手(shou)機制造(zao)等領(ling)(ling)域(yu),雄霸國內70%高端市(shi)(shi)場,成熟(shu)產品系列進入世界(jie)前三強(qiang),已(yi)成功挺(ting)進德國、北美及(ji)南美市(shi)(shi)場,開(kai)啟國際化進程。
新商業社會中堅力量,學以致用探索更多可能
調研顯示,校友平均工作經驗比例為13年,10年以上達到71.91%。平均管理經驗為8年,5年以上達到72.55%。
其中,中層管理人員比例為28.2%,高層管理人員比例為60.6%。企業核心決策層(總經理及以上級別)占比達36.60%。畢業后職位獲得晉升比例達47.3%。
整合營銷傳播(IMC)上海19班校友、前威馬汽車整合營銷高級經理劉樂勤,擁有8年汽車行業活動策劃和項目管理經驗,曾憑借出色工作表現拿下“林肯之星”殊榮。2018年,劉樂勤不僅學業精進,修讀整合營銷傳播課程。事業更是實現跨越式成長,進入全新戰場 -- 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威馬。“在港大 ICB 學習令我收獲廣闊視野,并對未來發展方向進行重新思考。我希望將 IMC 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選擇同互聯網汽車新生品牌一起成長,開拓更大的人生舞臺。”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領域的領導力顯著增強。《2018互聯網女皇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較大的互聯網公司中心。全球20大互聯網公司中,中國公司占據9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螞蟻金服、京東、小米、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等。據不完全統計,有近20位港大 ICB 校友在其中擔任重要中高層管理職位。
產品創新與服務設計(IPSD)深圳4班校友、易賦創投架構服務公司創始人、前騰訊高級產品經理王恩仰。他在港大 ICB 學習期間,最常思考的問題是,未來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雖然身處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頭頂事業光環,工作異常忙碌,他仍然選擇沉浸下來進行專業深造。“我希望在設計思維基礎上超越單純的產品或服務的范疇,成就創新突破,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
創業先鋒創新主力,全力以赴讓夢想“新生”
中國(guo)正在成為(wei)新(xin)(xin)(xin)一輪科技(ji)革命(ming)加速演進(jin)中的(de)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新(xin)(xin)(xin)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新(xin)(xin)(xin)星,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新(xin)(xin)(xin)公司井噴式增長,“政府推動(dong)+市(shi)場(chang)驅動(dong)”雙(shuang)重動(dong)力(li)為(wei)雙(shuang)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發展營造良(liang)好外(wai)部環境。但毫無疑問,人才(cai)是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新(xin)(xin)(xin)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爆發的(de)智慧引擎。目前,中國(guo)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人才(cai)紅利開始逐步釋放,連續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者(zhe)增多,高(gao)管級別(bie)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者(zhe)增加,他們具有較高(gao)的(de)專業(ye)(ye)(ye)素質及豐富的(de)市(shi)場(chang)實操經驗,是未(wei)來創(chuang)(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群體中的(de)主力(li)軍。
調研顯示,校友創業率達到32%。平均創業時間為3.5年。擁有3年以上創業經歷者比例為66.77%。高層管理人員中,擁有創業經歷者比例達到42.27%。
港(gang)大 ICB 始(shi)終(zhong)支持鼓勵校友創(chuang)業(ye),并(bing)搭建高效創(chuang)業(ye)服(fu)務(wu)平臺,打(da)通資源對接渠道,充分提(ti)供開放創(chuang)新的土壤和氛圍,讓富(fu)有創(chuang)新激(ji)情的年(nian)輕人脫穎而出,成長為“新生物種”。
由學院指導,校(xiao)友(you)自發組織主辦的“發現創(chuang)新獨(du)角獸”創(chuang)新創(chuang)業大賽已連續舉辦兩(liang)屆,以“幫助好項(xiang)目找(zhao)到資(zi)金,幫助資(zi)本方發現好項(xiang)目”為籌(chou)辦初衷,累計收集百(bai)余(yu)份(fen)商業計劃書,吸引百(bai)家投資(zi)機構關注(zhu)。
其中,第一屆大賽八強項目中,數字化戰略與企業轉型(DSBT)北京&上海6班校友胡濱以及整合實效管理(IPM)北京8班校友王學剛的鈦盒項目(物聯網智能包裝)獲得了整合營銷傳播(IMC)上海7班校友、明韻資本黃晨昀和朱一惠的 PreA 輪融資。整合實效管理(IPM)上海13班校友劉心虔的“昕(xin)藝程教育科技”則(ze)受到廈門教育基金會(hui)會(hui)長曾通先生、大象資本等(deng)多方青睞。
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大賽中,十強項目之一,整合實效管理(IPM)成都1班校友溫曉熙,擁有(you)十年豐(feng)富(fu)創(chuang)業經歷(li),征戰(zhan)于(yu)房地產(chan)和酒店(dian)兩大行業,創(chuang)造性推(tui)出四川(chuan)首家精品(pin)城市酒店(dian)品(pin)牌(pai) -- 瑞熙,并相(xiang)繼在成都開(kai)設多家自有(you)產(chan)權的品(pin)牌(pai)酒店(dian),也(ye)被(bei)投資機構重(zhong)點邀約洽談(tan)。
志同道合情誼交融,更大圈層傳遞正向能量
港大 ICB 校友網絡遍布全球。包括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國際校友覆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海外國家。截止2018年3月,校友人數超過10000名,并以每年1500位速度持續遞增。
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在2018屆畢業典禮上曾對耶魯學生提出希望,要把人生放到更大的圈層里,而不是抱著社交軟件中的朋友圈同溫層互相“取暖”。港大 ICB 大家庭對于校友來說,就是這樣一個“更大”的圈層。
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OHRM)北京5班校友、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王建平,是港大ICB第一屆杰出校友代表。“這是一個優秀、向上的圈子。雖然我們背景多元,行業各異,但都充滿理想,擁有一些人文情懷。很多校友都是公司高層,公務繁忙,但是非常愿意分享,愿意奉獻,愿意給予。共享資源與機遇,重視感恩與回饋,這樣才會形成正能量的循環。”
香(xiang)港大(da)(da)學 SPACE 中國商業學院(yuan)執行院(yuan)長(chang)劉寧(ning)榮教授(shou)曾(ceng)在進(jin)行校友采訪時,僅短短十分鐘(zhong),就在校友企業中與一(yi)位熟識校友相(xiang)遇。可(ke)謂“世界之小(xiao),小(xiao)到一(yi)個(ge)轉身就能偶遇;圈子之大(da)(da),大(da)(da)到人生征途(tu)各有輝(hui)煌”。
因此,為了讓校友們緊密連接,學院構建了班級、地區聯誼會、俱樂部的三維立體網絡。目前設有6個校友聯誼會及地方校友聯誼分會(年底將增至11個),并根據細分行業、興趣特點等成立16個校友俱樂部,組建了207個班級社群及各種校友活動社群。
人的高度
輸出新商業價值觀,共創中國企業領袖的未來高度
信息時代定義下的商業社會產(chan)(chan)生新(xin)(xin)的生產(chan)(chan)力,實(shi)現從工業革命向認(ren)知(zhi)革命升級的技術(shu)進步(bu),帶來新(xin)(xin)的生產(chan)(chan)關(guan)系,形成以誠信、透明(ming)、開放(fang)、分享(xiang)、責任為基本特征的制度體系。
新(xin)商(shang)業文明正在快速浮現、生(sheng)長與延展,回歸到以人為本、生(sheng)態和諧的發展范式。
身處創新思維變革的時代,商管教育的核心挑戰將是人性的價值激活和思想的專業賦能。
管理(li)知識體(ti)系學(xue)習與管理(li)思維框架建立后,如何更好的(de)幫(bang)助學(xue)員將其(qi)內化為價值(zhi)觀及方法論,需要外部力量的(de)推動以(yi)及內部信念的(de)驅動,二(er)者相融合力達成。
因此,滿足(zu)企業及學(xue)員(yuan)需求的同時,學(xue)院(yuan)注(zhu)重新興(xing)領域洞察與前瞻視野拓展,希望總有一部分知識理(li)論及實(shi)踐經(jing)驗領先于行業,引導校友、學(xue)員(yuan)的思(si)(si)維、思(si)(si)想(xiang)、思(si)(si)考處于時代浪尖。
當今中國(guo),管(guan)理層、企業家、創業者可(ke)能(neng)是最為孤獨的一群人,其(qi)承受(shou)的巨(ju)大經(jing)濟與社(she)會壓力,使之(zhi)容易在利益(yi)與競爭中迷失方(fang)向。
除了激活價值與專業賦能之外,港大 ICB 更加注重輸出價值觀,秉承8i育人理念,強調管理者精神和企業家責任,注重誠信至上、獨立思考、具有正向影響力等人文精神的浸染與傳承,引導大家對商業行為與發展具有清醒反思意識,擁有“比成功更高的人生追求”。
港大 ICB 最年長的校友,弗賽鉅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瑞麒,報讀購物者營銷與零售管理(SMRM)課程時已近七十高齡。“我從三十歲就開始參加公益活動。作為企業家,我們的財富取之于社會,也應該用之于社會。人的一生很短暫,除了財富,我們能夠傳承的還有精神、信念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在港大 ICB,我遇到很多年輕校友,可貴的是,他們擁有改變世界的夢想,擁有不懼失敗的勇氣,這是人生應該有的態度。”
未來,已來
七(qi)年往昔(xi),香港大(da)學 SPACE 中國(guo)商業學院培養(yang)了(le)萬余名(ming)兼(jian)具“專業深度(du)與(yu)人(ren)文情懷”的(de)中高層管理者。他們不斷跨越事業高峰,自(zi)由享受高品(pin)質(zhi)生活,突破極限追求更(geng)高成(cheng)就;他們在(zai)用生命中的(de)種種改(gai)變,各(ge)自(zi)詮釋(shi)“成(cheng)功”的(de)深層定義。而港大(da) ICB 的(de)成(cheng)功,無(wu)疑是(shi)來自(zi)于校(xiao)友(you)們的(de)成(cheng)功。
“我們的(de)夢想(xiang)不只是進入國際頂尖(jian)商(shang)學院(yuan)的(de)榜單,而(er)是希望(wang)將香港(gang)大學 SPACE 中國商(shang)業學院(yuan)建(jian)設成一(yi)所(suo)真正的(de)全球商(shang)學院(yuan),能與更多校(xiao)友共同創造和見證中國企業領袖(xiu)的(de)未來高(gao)度。”劉寧榮(rong)院(yuan)長在2018港(gang)大講堂暨(ji)校(xiao)友日上如此展(zhan)望(wang)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