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9年8月23日(ri) /美通社/ -- 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de)校服(fu)市場(chang)環境(jing),推動(dong)校服(fu)產業(ye)高(gao)質量發(fa)展(zhan),由中(zhong)國(guo)服(fu)裝協會主辦(ban)、中(zhong)國(guo)校服(fu)產業(ye)研究中(zhong)心承辦(ban)的(de)中(zhong)國(guo)校服(fu)質量管理及(ji)產業(ye)優質供給主題研討會于(yu)8月15日(ri)至16日(ri)在(zai)江蘇南京舉行(xing)。
校服(fu)作(zuo)(zuo)為中國(guo)服(fu)裝行業(ye)的(de)一(yi)(yi)個細分(fen)市場,正發(fa)生著一(yi)(yi)系列變革(ge)。早在(zai)2015年6月,國(guo)家標準(zhun)委發(fa)布國(guo)家標準(zhun)GB/T31888-2015《中小學(xue)生校服(fu)》,首次對校服(fu)產(chan)品安全、內在(zai)質量和外觀質量限定嚴(yan)格的(de)指(zhi)標要(yao)求(qiu)。同年7月,四部委聯合印發(fa)了《關于進一(yi)(yi)步加(jia)強(qiang)中小學(xue)生校服(fu)管理(li)工(gong)作(zuo)(zuo)的(de)意見》(以下(xia)簡稱《意見》),明確指(zhi)出要(yao)加(jia)強(qiang)中小學(xue)生校服(fu)管理(li)工(gong)作(zuo)(zuo),嚴(yan)格規定校服(fu)的(de)生產(chan)、采購和選用流程。自此,校服(fu)改革(ge)工(gong)作(zuo)(zuo)在(zai)全國(guo)范圍內開展。
截至目(mu)前,由(you)于各地區校服行業發展不(bu)(bu)平衡,改(gai)革進(jin)入深(shen)水區,不(bu)(bu)久前網友也(ye)就“改(gai)進(jin)校服美感與舒適度”話(hua)題進(jin)行了(le)熱烈的討論。
針對此種狀況,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邀請質監與纖檢單位、行業研究單位、高校、企業代表等共聚一堂。會上,參會代表圍繞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展開研討,旨在從校服行業入手,推動中國校服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及校服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表示,中(zhong)國校服(fu)行(xing)(xing)業(ye)是(shi)一(yi)個(ge)具有龐大市場(chang)潛力的(de)細分(fen)板塊,但當(dang)前整體來(lai)看供給側(ce)依舊無法(fa)充(chong)分(fen)有效(xiao)地滿(man)足需求(qiu)側(ce)對品(pin)質(zhi)的(de)要求(qiu)。政府主管部(bu)門與(yu)企業(ye)需要加強溝通與(yu)協作(zuo),共同(tong)推(tui)動校服(fu)行(xing)(xing)業(ye)進(jin)一(yi)步市場(chang)化(hua)(hua),以此(ci)促(cu)進(jin)行(xing)(xing)業(ye)精細化(hua)(hua)、企業(ye)品(pin)牌(pai)化(hua)(hua)、產(chan)品(pin)專(zhuan)業(ye)化(hua)(hua)的(de)高質(zhi)量發展。
GB/T31888-2015標準頒布之初,是立足于學生安全角度從嚴制定的標準,經過這幾年來各地的執行,行業積累了一些優化思路與建議,相信《意見》要求的中小學校服統一標準,在未來的修訂更新過程中,經過充分調研和分析,吸納現有執行經驗,會更加科學合理。
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黃啟英表示,近年來,國(guo)家越來越重視(shi)校(xiao)服消費(fei)的(de)質(zhi)量安(an)全(quan),國(guo)內涌現了(le)一批優(you)(you)秀校(xiao)服生產企(qi)業(ye),讓大(da)家深(shen)刻認識到品牌培育對質(zhi)量提升的(de)重要(yao)性(xing),嚴格把控(kong)質(zhi)量關,保證原輔材料優(you)(you)質(zhi)升級(ji),推動(dong)消費(fei)產業(ye)的(de)品質(zhi)化和功能化升級(ji),開辟校(xiao)服消費(fei)市場藍海。
江蘇(su)省紡織產(chan)品質量監(jian)督檢(jian)驗研究院于2009年3月成立,目前隸(li)屬(shu)于江蘇(su)省市場監(jian)管(guan)局(ju)。作為(wei)(wei)第三方檢(jian)驗機構,江蘇(su)省紡織產(chan)品質量監(jian)督檢(jian)驗研究院以(yi)“做(zuo)好檢(jian)驗,做(zuo)好人”為(wei)(wei)行為(wei)(wei)準則,幫助修訂了出版兩(liang)項(xiang)標(biao)(biao)準,近(jin)50項(xiang)目標(biao)(biao)航(hang)標(biao)(biao),幫助企業(ye)制(zhi)定(ding)各類紡織相(xiang)關標(biao)(biao)準。
檢(jian)(jian)驗檢(jian)(jian)測的目的是服務(wu)于產品質量安全,服務(wu)于消費(fei)者(zhe)的健康安全,服務(wu)于產品質量的提升。江蘇省(sheng)紡織產品質量監(jian)(jian)督(du)檢(jian)(jian)驗研(yan)究院(yuan)將了解(jie)發(fa)現(xian)當地產業狀況,聯合相關部(bu)門協助企業改進,通過(guo)質量監(jian)(jian)督(du)手段(duan)發(fa)現(xian)問題(ti),消除隱患(huan),解(jie)決問題(ti),客觀評(ping)價產品質量,提出建議(yi),促進產業提升,為(wei)高質量發(fa)展(zhan)作貢獻。
四川省纖維檢驗局總工程師陳劍表示,校服作為中小學生日常穿著的服裝,充分體現纖維合成、面料開發、服裝樣式設計、功能性技術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現代服裝行業的整體競爭力。現階段推動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意義重大,我國校服質量提升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深化協同監管機制,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企業主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一是分情況設定消費區間,選擇質量保證體系健全、產品質量優良、社會信譽良好的企業,并結合當地發展特色和校園文化,彰顯校服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氣質、增加學生榮譽感和歸屬感的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家委會征詢制度。中小學需要認真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學生和家委會共同商定,確定校服樣式,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三是規范完善項目采購和備案制度。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統一設計項目采購合同范本,促進學校和項目生產企業或和銷售商統一簽訂項目采購合同,并在學校公示欄或者網站公示。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對當地項目采購合同進行登記備案,確保校服質量。
四是建立問題校服召回和存儲機制,個別學校采購的校服一旦發現質量問題,應當立即與生產企業交涉,依照校服采購合同約定,要求生產企業召回問題校服,并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匯報備案,同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
五是加大校服監督抽查和行政執法力度,尤其是少數民族和欠發達地區,要加強監督抽查情況的分析運用,加強對不合格銷售企業后續監管。
六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建立相關數據庫,市場監管部門及時把監督抽查和質量評估數據通報教育部門,以便于及時跟蹤、掌握項目企業質量信息,并通報學校。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纖維檢驗所副所長姚惠龍表示,為了從政策上響應《意見》,綜合推動校服新政落地,上海三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設立準入門檻,從安全、生態、舒適、環保4個層面對校服提出高標準要求。
去年,上海市質量監(jian)督檢(jian)(jian)驗技術研究院與市服裝鞋帽協會共同組(zu)建了校(xiao)服專(zhuan)業(ye)委員會,為政府和企業(ye)搭(da)橋,促進行(xing)業(ye)誠信經營。同時(shi),創新質量監(jian)督檢(jian)(jian)驗舉措,加(jia)強對校(xiao)服的監(jian)管。每年,上海市質量監(jian)督檢(jian)(jian)驗技術研究院協助相(xiang)關部門開(kai)展專(zhuan)項行(xing)動,對校(xiao)服進行(xing)抽檢(jian)(jian),不僅抽檢(jian)(jian)校(xiao)服質量,還抽查(cha)相(xiang)關格(ge)式(shi)合同、企業(ye)受檢(jian)(jian)報(bao)告、學(xue)校(xiao)送(song)檢(jian)(jian)樣品等。
從上海加強校服監管工作的成功經驗看,關鍵在于多部門聯動,各部門對加強校服監管工作非常重視,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嚴格執行雙重檢驗制度,切實保障《意見》落到實處。在促進校服行業健康發展方面,需要遵循市場規律,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引導行業協會發揮作用,規范校服行業銷售行為。
此外,上(shang)海市(shi)還通過(guo)部(bu)門協(xie)同(tong)建立更加(jia)務實、有效(xiao)的(de)校服(fu)管理機制(zhi),發揮和引(yin)導家委(wei)會的(de)作(zuo)用,明確了(le)校服(fu)采(cai)購(gou)需(xu)實施(shi)家委(wei)會協(xie)商等(deng)制(zhi)度。同(tong)時,校服(fu)價格不再設定上(shang)限,家委(wei)會通過(guo)校服(fu)的(de)采(cai)購(gou)收(shou)費標準(zhun)后,由學校上(shang)報主管部(bu)門備案(an)。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沈雷表示,校服是孩子接觸美、培養審美觀最直接的載體之一,少兒時期形成的審美觀將影響人的一生。我國需要設計、生產美的校服,讓孩子們在成長中學會審美,培養審美觀。
校服是服裝的一種,包含款式、色彩、面料及功能性等因素。中(zhong)心請800多(duo)個設(she)計師(shi)對日(ri)(ri)(ri)本(ben)、韓國(guo)(guo)、英(ying)國(guo)(guo)、美(mei)國(guo)(guo)等校(xiao)服(fu)(fu)(fu)(fu)進行分析比較(jiao)發(fa)現,從(cong)校(xiao)服(fu)(fu)(fu)(fu)款(kuan)式、色彩、面(mian)料及視覺(jue)效果看,英(ying)國(guo)(guo)、日(ri)(ri)(ri)本(ben)、韓國(guo)(guo)的(de)校(xiao)服(fu)(fu)(fu)(fu)行業(ye)起(qi)步早,各方(fang)面(mian)的(de)指(zhi)標較(jiao)好,標準較(jiao)為規范,而美(mei)國(guo)(guo)的(de)校(xiao)服(fu)(fu)(fu)(fu)視覺(jue)效果要差(cha)一(yi)些。從(cong)校(xiao)服(fu)(fu)(fu)(fu)功能性(xing)(xing)看,日(ri)(ri)(ri)本(ben)、韓國(guo)(guo)、英(ying)國(guo)(guo)、美(mei)國(guo)(guo)都(dou)在(zai)起(qi)步階段(duan)。我國(guo)(guo)在(zai)借鑒(jian)國(guo)(guo)外校(xiao)服(fu)(fu)(fu)(fu)行業(ye)發(fa)展好經驗的(de)同時(shi),可(ke)以在(zai)校(xiao)服(fu)(fu)(fu)(fu)的(de)功能性(xing)(xing)上加(jia)大(da)研究力度,促進校(xiao)服(fu)(fu)(fu)(fu)產業(ye)可(ke)持(chi)續(xu)健康發(fa)展,未來有望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