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线日韩伦理片,96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青鸟影视网,yy黄色频道,国内精品久久久精品AV电影院

大學生應了解真實職場 ACCA“全國就業力大比拼”雇主高校一席談

2010-04-15 15:49 5314

 廣州2010年4月1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日前,2010年 ACCA“全國就業力大比拼”一席談暨啟動儀式在廣州麗思卡爾頓酒店隆重舉行。來自本次大賽各合作伙伴,包括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殼牌(中國)有限公司、陽獅集團、ALEL 企業管理顧問的人力資源專業人士與來自廣州、珠海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們聚首一堂,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共同探討了當下大學生培養以及就業問題。

 (Photo: //www.nyhomeapp.cn/sa/2010/04/14/204.jpg )

大學生應提高工作上的主動性和獨立能力

 與會人力資源專業人士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綜合素質都很不錯,實習生們點子很多,創新性比較強,喜歡參與策劃,尤其在做 presentation 的時候,他們做出的 PPT 常常讓人眼前一亮。但反而在一些生活、工作的基礎事項方面,實習生們卻缺乏主動性和獨立能力,還期望別人來幫他們安排。

 一位來自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力資源經理就提到,“有些大學生在家里受到很多呵護,在大學里又沒有參與很多的社會實踐,一旦走進社會,呵護沒有了,他們在適應真實職場方面沒有能夠很快地轉變,在公司的表現便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些實習生會跟我們抱怨說早晚上班很累很辛苦;派他們去出差,他們都不懂要注意什么事項以及旅程中的聯絡接洽,還會提出來為什么部門秘書不幫他安排這個事情,為什么別人沒有告訴他。也許他們在家里習慣被別人安排好了,到工作中不太適應自己安排事務,心理上主動性比較欠缺。”

大學生應多了解真實的職場

 很多企業通過大三暑假的實習項目挑選畢業生給予正式簽約的 offer,然而有些畢業生在正式入職以后,對于工作的感受卻與實習期間有很大落差。來自廣州移動的人力資源經理趙穎女士便提到:他們的“成長100”實習計劃讓實習生半年期間在不同的崗位輪崗,“有些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很輕松,因為還沒定崗,別人都不會把最重的事情給他干。企業也像個大家庭,很溫暖,讓他們一進來就覺得一切都很好。等到真正定崗了,這些實習生才發現很痛苦,原來自己什么都不會,工作做得不好時也會受到來自上級的責備,他們就會產生心理落差。”

 那么企業是否應該從一開始就把真實的職場壓力告訴實習生,是否不要把實習生照顧得太好?趙穎女士認為,在這方面企業應該把握一個度,讓實習生們覺得這個公司確實非常好,但要生存下去還是需要下點苦功。“實習生們習慣于你給他安排一切,所以一到正式工作就感覺承受了巨大壓力。另外他們也不了解真實的職場,在工作中會提出很多希望公司照顧的要求,甚至計劃‘三年要當經理,五年要當老總’,入職以后就會覺得很受挫折。”另外,趙穎女士建議,學生在學校里應該培養社會力,更多地了解社會以及清楚自己適合什么工作;進入企業也要有生存力,能夠承受來自真實職場的壓力。

高校教學改革幫助學生加強社會實踐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昶斌表示,其實現在高校也正在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習機會,例如中山大學已經在實行“三學期”制,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將從今年9月新學年開始實行新教學模式 -- “四學期制”,即在兩個長學期中嵌入兩個短學期,用于社會實踐與創新教育,學生可在短學期中自由選擇個性化的實踐活動修得學分。“同時校方也加強了與企業的聯系,希望企業通過組建實習基地、組織招聘會、設計培訓講座等各種方式,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實踐。”徐主任說。

 來自殼牌(中國)有限公司下游財務總監李耀田先生也認為,現在高校在幫助學生提高就業力方面確實進行了不少教學改革,例如把職業資格教育與本科素質教育相結合,“隨著趨勢變化,對財務人員要求的能力也在變化。現在不少大學開設了 ACCA 班,這些 ACCA 班的同學在公司很受歡迎。因為 ACCA 的系統化訓練已經給了他們建立了一個專業知識的架構,能夠滿足公司對財務人員的需要,他們入職后再接受領導力、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等軟技能的訓練就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應幫助大學生盡快實現校園到職場的轉變

 除了學校在教學上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教育,不少像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這樣的名企也設立了系統完善的管理培訓生培養機制來幫助大學生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轉變。企業在管理培訓生的培養方式上都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實行專項培訓;輪崗制 -- 半年或一年期間在核心部門輪崗,參與項目讓管理培訓生了解公司核心業務和身邊的職業經理人、同事是怎么工作的;安排中高層管理人員作為導師 -- 輔導管理培訓生解決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問題。

 不過,對管理培訓生方方面面都照顧太周全了,是否就是一件好事呢?從2001年開始實行管理培訓生計劃的安利已經有些新的思考。來自安利人力資源部的高級主管高穎女士就提到,“2008年為培訓生定崗時,有同事提出是否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部門再進行定崗,而另一些同事則認為,公司已經有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培訓生也比普通員工有更多接觸其他部門的機會,我們是不是還要創造這么多的條件給他們,把他們當嬰兒那樣來呵護?還是讓他們學習自己尋找資源解決問題?我們當然不能以對職業經理人的標準來要求管理培訓生,但是他們在情商、逆商方面確實還需要很多的磨練。”

 “缺乏獨立能力、抗壓能力較低、不能吃苦”,這些似乎是社會上普遍認為的80后、90后通病。“其實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不能夠否定他們,而是要幫助他們在進入公司時盡快實行轉變,”李耀田先生補充道,“第一步是幫助他們了解現實,幫助他們管理自己的期望,實現個人期望與公司需要之間的融合;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吸收他們新鮮的想法,找一些事情讓他們能夠發揮優勢,從而建立自信心;三是創造機會讓他們與高層人員交往,讓他們了解管理層在想什么事情,打開一扇窗,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公司。畢業生自己也要自強,展現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能夠做好事情。每個人都可以犯錯誤,但不要重復犯錯誤,要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

畢業時盲目求職會對職業生涯造成不良影響

 本次廣東賽區獨家職業測評伙伴 ALEL 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的行政總裁/資深顧問程煜麟先生指出不少大學生在求職方面還存在著盲點,“其實很多企業在判斷一名應聘者適不適合入職的時候,除了考慮他的能力(能力包括專業知識等硬技能和溝通能力等軟技能)之外,還會考慮他的心態和價值取向是否與企業文化相吻合。有些同學看到別人進入了國際四大等大公司,就會很羨慕并且追隨別人去應聘,卻很少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適合怎樣的工作,這些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適合自己,這種盲目求職也造成了成功率低。”另外,程煜麟先生也提到,他曾經在廣州的高校為一群學生進行職業測評與輔導,“這些同學一談到未來求職,將近一半人都哭了,他們不了解社會,害怕踏入社會不能適應,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 他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加強社會溝通能力,“這一代人習慣了用 QQ、MSN,躲在電腦和手機后面,一到與人面對面交流就膽怯。現在還沒有哪家企業是用 QQ、MSN 來進行面試的,大學生要提前鍛練好自己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來自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的培訓教育部經理王全勝先生也提醒畢業生,在畢業時盲目求職容易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不良影響。“有些新人入職后才發現工作不適合自己,干了三個月或半年就走了,頻繁換工作,然后你會發現他幾年以后還是忙著找工作,而人力資源經理一看到他的簡歷,一般都不太愿意聘用這樣的員工。”

與會人力資源專業人士一致建議大學生在校期間著重培養以下幾方面能力:

 1. 領導能力。主要表現為能夠說服合作伙伴配合工作、以及工作中的主動性、積極承擔責任等。大學生可以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各類社團活動以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2. 溝通能力。步入社會后日常工作經常需要通過電話或者郵件等方式,與公司內部人員或者外部合作機構保持頻繁接觸。從事市場、銷售等工作,還常常要說服客戶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大學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訓練用專業的方式表達自己,以提高溝通效率。

 3. 團隊合作精神。80后、90后的孩子都比較自我,有時候在團隊工作中也只想到突出自己。員工具備團隊精神是實現企業內部優化的重要一環,很多企業招聘時都很注重候選人是否有團隊精神,大學生也應該在校園里多參與社團活動來加強這一方面。

 4. 抗壓能力。現在很多大學生說自己畢業不希望找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較好可以很輕松。其實這種風氣不是特別好,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很多的付出和努力,即使去當公務員,工作也不是可以輕松應付的,大學生應該學會面對挑戰,不怕困難,加強自己的抗壓能力,而不是想著去逃避。

ACCA“就業力大比拼”催化校企合作

 除了大學生的培養和就業,校企雙方還利用 ACCA “全國就業力大比拼”一席談的平臺介紹了各自為大學生就業問題所開展的項目。

 與會高校代表都表示學校盡力開展各種活動來提高學生個人素質和職業觀念以彌補現行教育制度的不足,包括組織職業指導培訓活動、舉行校友沙龍、建立大學生信息平臺等。也歡迎企業進入校園,通過組建實習基地、組織招聘會、設計培訓講座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培養出良好的職業素養。企業代表也都表示,企業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實習項目的開展,愿意提供各種實習和兼職機會,讓大學生能夠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昶斌也向企業提出一個創新性的建議,就是企業可以考慮向各間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老師開放企業內部的職業培訓讓他們參加,從而使老師們更了解企業對于人才的具體要求,這樣老師們在校內輔導學生提高就業力時就能有更清晰的指導方向和更貼近企業需求的培養模式。

 校企雙方對大學生實習都持積極態度,都表示愿意通過各種方式共同協作,為提高大學生素質,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做出貢獻。此外,雙方代表都紛紛表示 ACCA 舉辦的“就業力大比拼”活動,為雙方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平臺,為大學生們提早走出社會、培養能力打好基石,是一個創新而又有效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消息來源:ACCA
美通說傳播
美通社專注企業傳播,為您分享全球范圍內市場公關、品牌營銷、企業傳播領域的最新趨勢、動態,介紹相關知識、經驗、技巧、案例和工具。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