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2012年6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近期,“2012遼寧省第二屆農業產業化暨農產品加工產業峰會”在沈陽市遼寧大廈圓滿結束。本次峰會由遼寧省政府主辦,遼寧省農村經濟委員會、艾格農業國際農商俱樂部協辦,并得到了新希望集團的大力支持。此次峰會吸引了國內外300余家企業參加,成功邀請了邦吉、路易達孚、益海嘉里等海內外知名糧商,三井物產、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等國際綜合商社,高盛集團、復星投資、同創偉業等知名金融投資機構,恒天然、希悅爾等世界500強在食品加工領域的代表,還有以新希望集團為代表的國內明星企業精彩亮相。
遼寧省的自然地理和產品資源優勢非常明顯,是國家糧食主產省,也是畜牧業、漁業、優質水果及多種特產品的重點產區。2011年,遼寧省糧食總產量407億斤。花生產量28億斤,居全國第四位;蔬菜產量2832萬噸,居全國的第五位;水果產量810萬噸,居全國的第六位;肉類608萬噸,居全國第八位;禽蛋277萬噸,居全國第四位。遼寧的大米、花生、水果、禽產品、水產品以產品優良享譽國內外。因此,遼寧具有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的巨大潛力。
就如何推進遼寧省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本屆峰會特別設置了“聚焦農業產業化發展”主題,圍繞遼寧農業產業化典型實例,從政策、企業和投融資三大要素解讀新時期中國農業發展形勢,探索資本市場如何“給力”農業產業化,建立政策與資本的產業化通路。
在其后的演講中,各路專家就如何推進中國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從合作社發展、資本支持等不同角度發表了觀點。新希望集團董事副總裁王航就合作社的發展指出:“在新的市場體系里面,新的合作文化正在形成,只不過現在農村的能人還比較少,農民合作社的規模還比較小,他們還很難和大市場要素去對接。如果現在的龍頭企業有意識地去扶持、引導農民合作社,那么就是發展自己,發展農業,真正可以做到農業創造價值,價值留在農村,農民分享價值,城鄉共同發展。”
圍繞資本與農業開展合作的議題,北京農業產業基金副總裁馬天驕詳細剖析了投資機構與農業企業應當如何選擇合作伙伴。英聯飼料中國區總裁崔成則基于英聯集團的國際經驗,分析了農業領域的投資風險。為農業企業與投資機構提供了寶貴的、值得借鑒的經驗。而針對近年來投資機構在初試農業領域所面臨的問題,艾格農業總經理黃德鈞指出:“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的興起時間并不長,也就三五年的時間。目前我們的PE、VC投資者的心態相對比較浮躁,應該認識到農業和食品行業相對來說不是一個獲取暴利的行業,但它非常穩定,持久性非常強。”
本次峰會還設置了省長座談會環節,新希望集團董事副總裁王航、恒天然合作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劉彤、復星創富董事丁志卿、眾品集團供應鏈總監陳銳、遼寧田園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令、九鼎投資副總裁肖鐵山等代表分別做了發言,對加快發展遼寧省農產品加工業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峰會專門設置了招商洽談環節,遼寧省的14個市/縣的相關領導負責人親自帶隊,開展政企對接活動,與來自海內外的各路嘉賓通過零距離接觸、直接溝通,有效促進了多方合作。
最后,集中展示活動成果的簽約儀式,將本次峰會推向高潮。本次峰會上,共有89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總投資額達773.68億元,為會議畫上了圓滿句號。本次峰會不僅為遼寧省的農業發展帶來了切實的好處,也為中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可行的建議、優秀的模式與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