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nian)4月26日電 /美通(tong)社/ -- 亞太地(di)區正(zheng)在經(jing)歷(li)有史以來最(zui)迅(xun)速的人(ren)口(kou)(kou)結構變化(hua)。勞動年(nian)齡人(ren)口(kou)(kou)總數(shu)激增(zeng),出(chu)生(sheng)率下(xia)降 -- 過去30年(nian)中,亞太地(di)區經(jing)歷(li)了歐(ou)洲國家(jia)一個(ge)世紀才完成的人(ren)口(kou)(kou)變化(hua)進程。
聯合國開發計劃(hua)署今日正式發布的《亞(ya)太區(qu)域人(ren)類發展(zhan)報告》指(zhi)出,亞(ya)太地(di)區(qu)各國必須針對(dui)這一(yi)人(ren)口變化趨勢,制定長期規(gui)劃(hua),否則(ze)將錯失經濟增長和促進(jin)投資(zi)的良機,并有(you)可(ke)能導致青年(nian)人(ren)不滿、加(jia)劇沖突和動蕩(dang)。
題為(wei)《塑造(zao)未來(lai):人口變化如何(he)推動人類發展(zhan)》的亞太區域人類發展(zhan)報告指出(chu),亞太各國的勞(lao)動年(nian)齡人口數(shu)量創下歷(li)史新高,成為(wei)促進區域發展(zhan)的強勁動力(li)。
“這份(fen)亞太(tai)區域人類發(fa)展報(bao)告提供了(le)至關重要的(de)思想(xiang)指(zhi)導。報(bao)告突出了(le)亞太(tai)地區的(de)人口優勢,面臨(lin)加(jia)速(su)人類發(fa)展、推進可持續發(fa)展目標的(de)歷史機遇。”聯合國助(zhu)理秘書長兼開發(fa)計劃署亞太(tai)局局長徐浩(hao)良(liang)說(shuo)道(dao)。
報告(gao)呼吁(yu)各(ge)國(guo)立刻采取(qu)行動,并列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九大行動”倡(chang)議(yi),根據各(ge)國(guo)不同的人口國(guo)情,提(ti)供相應(ying)的具體政策。
中國:創造就業是實現人口紅利較大化的關鍵
報告指出,從1960年到2010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從總人口的56%增加至74%。于(yu)此同時(shi),由于(yu)大量勞動力(li)涌入市場,中(zhong)國(guo)經濟(ji)經歷(li)了(le)前(qian)所未有的快速增長。這(zhe)一時(shi)期(qi),中(zhong)國(guo)充(chong)分利用勞動力(li)優勢,創造(zao)了(le)大量工作(zuo)崗位(wei),大大提高了(le)經濟(ji)產出。
報告指出(chu),人(ren)口紅利貢獻(xian)了中(zhong)國(guo)(guo) GDP 總量的15%。中(zhong)國(guo)(guo)的經濟奇跡表明,要(yao)支(zhi)撐經濟增長(chang),不僅需要(yao)創造就(jiu)業崗位,還要(yao)輔(fu)以(yi)合適的經濟和社(she)會政策(ce),推進扶貧并改善人(ren)類發(fa)展。這是亞太地(di)區其他國(guo)(guo)家可以(yi)借鑒的經驗。
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復雜的動態過程,機遇與挑戰并存
亞太地(di)區的(de)老齡人(ren)(ren)口總數全球第一(yi),約(yue)有(you)(you)4.89億,其中(zhong)(zhong)中(zhong)(zhong)國老齡人(ren)(ren)口超過2.09億。中(zhong)(zhong)國60歲以上(shang)的(de)老年(nian)人(ren)(ren)中(zhong)(zhong)有(you)(you)23%,即4200萬人(ren)(ren)生活在(zai)貧困線以下。此外,由于(yu)城(cheng)鎮化(hua)進一(yi)步發(fa)展,農村出(chu)現了許多“空巢”老人(ren)(ren)。如何(he)妥善(shan)解決(jue)養老問題,確保“老有(you)(you)所養”,是(shi)中(zhong)(zhong)國迫在(zai)眉睫的(de)挑(tiao)戰。
為應對挑戰,中(zhong)(zhong)國(guo)(guo)出臺了(le)一(yi)系(xi)(xi)列社會保(bao)障措施,旨在實現(xian)(xian)覆蓋全(quan)社會的(de)養(yang)老(lao)保(bao)險(xian)(xian)(xian)體(ti)系(xi)(xi)。到2013年,養(yang)老(lao)保(bao)險(xian)(xian)(xian)體(ti)系(xi)(xi)已經覆蓋了(le)全(quan)國(guo)(guo)近75%的(de)15歲以(yi)上的(de)人(ren)口。隨后(hou),中(zhong)(zhong)國(guo)(guo)繼續出臺了(le)若干改革措施,建立更公(gong)平、更可持續發展并覆蓋全(quan)社會的(de)養(yang)老(lao)保(bao)險(xian)(xian)(xian)體(ti)系(xi)(xi)。中(zhong)(zhong)國(guo)(guo)的(de)經驗表明,有了(le)適宜的(de)政(zheng)策支持,在短(duan)時間內將養(yang)老(lao)保(bao)險(xian)(xian)(xian)覆蓋全(quan)部人(ren)口是可以(yi)實現(xian)(xian)的(de)。
報告(gao)還(huan)強調(diao)老(lao)(lao)齡化(hua)國家必須(xu)改善醫療系統,改變目前對于老(lao)(lao)齡化(hua)人口的消(xiao)極(ji)觀念,支(zhi)持積極(ji)老(lao)(lao)齡化(hua),包括確(que)保有工作意愿的老(lao)(lao)年人能將寶(bao)貴的技能及經(jing)驗傳授(shou)給市場等。
建設更加包容、集約、綠色的城市
僅在中國,人(ren)口(kou)在50萬到100萬之間的城市(shi)數量從2000年的81個(ge)增長至2015年的155個(ge)。大城市(shi)貢(gong)獻了(le)全(quan)國 GDP 的56%。到2030年,這(zhe)一比重(zhong)將達75%。
城市(shi)提供了更(geng)好的住房(fang)、醫療、教(jiao)育和(he)交通,也(ye)帶來(lai)更(geng)多儲蓄(xu)和(he)投(tou)資。但(dan)是,城鎮化也(ye)導致了一系列問題。城市(shi)的大規模(mo)擴張造成環境顯著惡化,實(shi)現可持續發展(zhan)(zhan)日漸成為城鎮發展(zhan)(zhan)的首要任務。
2014年3月,中(zhong)國頒布了《國家新型(xing)城(cheng)鎮化(hua)規(gui)劃(2014-2020年)》,開始(shi)轉(zhuan)向低碳(tan)經濟,走以人為本的(de)新型(xing)城(cheng)鎮化(hua)道路。此外(wai),政府計劃在十三五規(gui)劃時期投入(ru)1.75萬(wan)億人民幣用(yong)于大(da)氣污(wu)染防治,整頓(dun)包括(kuo)國有企業在內(nei)的(de)1.5萬(wan)家工廠,并實現廢氣和廢水排放等(deng)(deng)環境信息公開化(hua)等(deng)(deng)。
報告指出,亞太(tai)地區需要(yao)建設更包容、集約、綠色的城市,實現可(ke)持續的高(gao)城鎮化率。中國已經開始了這(zhe)些方面的政策探索(suo)。
下載報告,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