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1年5月(yue)17日 /美(mei)通社/ -- 當下這個時代(dai),人人想搞(gao)副業(ye),直播零門檻,送外賣(mai)、搞(gao)滴滴似乎比上班更賺錢;工廠招工越(yue)來越(yue)難,90后、95后背著“一言不合就(jiu)辭職”的(de)標簽,逐漸(jian)成為(wei)企業(ye)的(de)中堅力量;越(yue)來越(yue)多的(de)人選擇(ze)單打獨斗。
企業領導(dao)者、人力資源管理者、大(da)小團隊管理者們,只有打造出員工需要(yao)(yao)的組織(zhi),才能讓他們穩定地創造更(geng)高的價值(zhi)。而什么樣的組織(zhi),才是員工需要(yao)(yao)的呢?
港(gang)大ICB客席講師、美國全(quan)球(qiu)創新(xin)研究院(GIMI)認證專家(jia)吳大有博(bo)士,結合自身的實踐(jian)心得(de),為大家(jia)帶來關于“如何(he)打造組織中的員工溝通開放度和信(xin)任感”的主題分享。
企業趨勢
未來工作=超級個體+生態平臺
加里(li)·哈默爾曾(ceng)說(shuo):“我們現在最戰略(lve)型的問題,對所(suo)有(you)組織而(er)言(yan),就(jiu)是我們到底改(gai)變的足不(bu)足夠快,能不(bu)能跟上這個世界(jie)的節奏。”
這個世界的變化速度到底有多快?
2020年發(fa)生新冠的(de)時(shi)候,你(ni)有(you)預(yu)測到它會(hui)發(fa)生嗎(ma)?去年你(ni)能想象特郎普敗選(xuan),拜登當選(xuan)嗎(ma)?你(ni)能想象估值幾個億的(de)公司說倒閉就倒閉,連鎖餐(can)廳說關門就關門嗎(ma)?
這么快的變化,讓大家(jia)突然(ran)(ran)明白(bai):既然(ran)(ran)組織不(bu)可靠(kao)(kao)(kao),公司不(bu)可靠(kao)(kao)(kao),那(nei)誰最(zui)(zui)可靠(kao)(kao)(kao)?靠(kao)(kao)(kao)山,山會倒,不(bu)如靠(kao)(kao)(kao)自(zi)己最(zui)(zui)好。所以,很多人就(jiu)開始做“超級個體”。
什么是超級個體?
做(zuo)視頻號,搞個人IP,自己創業(ye)。是(shi)不是(shi)超級個體就等于IP呢?
不(bu)是,超級個(ge)體(ti)指的是個(ge)體(ti)覺醒(xing)的現(xian)象。通常是指90后新生工作者,他們開(kai)始(shi)有使命工作傾(qing)向,他們不(bu)愿意只(zhi)是為錢而工作,更(geng)希望(wang)可(ke)以為價值、為實現(xian)自我而工作,這(zhe)叫做個(ge)體(ti)覺醒(xing)。
只為錢而工作的時代慢慢淡去了,嚴格來講,90后其實對物質的缺乏感比較少,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打下了較好的基礎,至少跟老幾輩相比,豐富了很多,物質缺乏感少,什么追求就多了?精神,所以他們就叫做超級個體。你跟他說如果這個月不好好干活,不給你錢,他會說:“請便啊,我來這邊工作不是為了錢,為的是開心!”
超級個(ge)體慢慢出現了,什么樣的環境,超級個(ge)體會(hui)待得住?平(ping)臺(tai),超級個(ge)體往往跟平(ping)臺(tai)能產(chan)生共生關系。
什么是平臺(tai)?最好(hao)理解(jie)的是像“抖音”這(zhe)樣的地方。
超級個體跟平臺的協作有三種機制:
1、使命驅動。
2、身心完整。
3、自主管理。
平臺化最成(cheng)功的案例不(bu)是(shi)(shi)商業(ye)(ye)組織,而(er)是(shi)(shi)社(she)會(hui)企(qi)業(ye)(ye)。因(yin)為(wei)(wei)超級個體不(bu)為(wei)(wei)金(jin)錢工作(zuo),他為(wei)(wei)價值(zhi)驅動(dong),為(wei)(wei)使(shi)(shi)命驅動(dong)。這就是(shi)(shi)為(wei)(wei)什么越(yue)來越(yue)多的年(nian)輕人做(zuo)環保,做(zuo)慈(ci)善,越(yue)來越(yue)有理想(xiang)。越(yue)是(shi)(shi)屬(shu)于使(shi)(shi)命驅動(dong)的企(qi)業(ye)(ye),越(yue)容(rong)易自主(zhu)管(guan)(guan)理。因(yin)為(wei)(wei)是(shi)(shi)使(shi)(shi)命驅動(dong)我(wo)的,所以我(wo)可以把自己管(guan)(guan)好。
那種不是使命(ming)驅動的人,他需要績(ji)效、激勵、考(kao)核、獎懲。這(zhe)就暴露一個(ge)問題(ti),未來(lai)的組織要有效降低(di)管(guan)理成(cheng)本,只有一條路 -- 把人員往使命(ming)驅動轉。越能高度地“使命(ming)驅動”,管(guan)理成(cheng)本越低(di)。
超級個體
需求=選擇權+價值觀
我(wo)們看一下這張圖,馬斯洛的需求(qiu)層次理論,最高需求(qiu)是什(shen)么(me)?自我(wo)實現。
港(gang)大ICB客席講師吳大有:馬(ma)斯洛的(de)需求層次(ci)理(li)論,最高需求是什(shen)么(me)?自我實現。
我們工作為了什么?
第一,為(wei)(wei)生存(cun);第二,為(wei)(wei)生活品質;第三,為(wei)(wei)實現(xian)生命(ming)的(de)價值。
生存、生活(huo)、生命(ming),這三(san)個(ge)階(jie)段(duan),哪一個(ge)最難?生命(ming)。
實現自我價值很難,因為實現價值就要定義價值。心(xin)理學定義(yi)價(jia)值靠三(san)個字“選擇權(quan)”。
我們這(zhe)輩子努力掙錢,其實是(shi)為了獲得(de)(de)更多(duo)(duo)的(de)選(xuan)擇(ze)權(quan)(quan)。但仔(zi)細想(xiang)一下,選(xuan)擇(ze)權(quan)(quan)只有用(yong)錢才能換嗎?不是(shi)的(de),更多(duo)(duo)的(de)選(xuan)擇(ze)權(quan)(quan)是(shi)用(yong)時間來(lai)換,但是(shi)為了那個錢,你喪失的(de)時間比你想(xiang)得(de)(de)多(duo)(duo)。
換位思考(kao),如果你(ni)(ni)發現(xian),你(ni)(ni)到這(zhe)家(jia)公司沒(mei)有任何選擇權(quan),老(lao)板每天就叫你(ni)(ni)機械地執行(xing),干(gan)一(yi)些(xie)不想做的(de)事(shi),每天都(dou)沒(mei)有深入思考(kao)并作出選擇的(de)時間,干(gan)的(de)全是(shi)“滅火”的(de)事(shi)情,一(yi)點價值感都(dou)沒(mei)有。你(ni)(ni)接(jie)下來會怎(zen)么做?會走(zou)人,這(zhe)就是(shi)90后最(zui)后的(de)決定。
為什(shen)么現在(zai)的(de)(de)員工(gong)只(zhi)(zhi)要獵(lie)頭打(da)個電話(hua)來,心里就癢了(le)(le)(le)?因為他(ta)們都在(zai)焦慮(lv)狀態中(zhong),只(zhi)(zhi)要有(you)更高的(de)(de)薪水他(ta)就能動搖,因為他(ta)不知道他(ta)熱愛什(shen)么,不知道除了(le)(le)(le)薪水,在(zai)你(ni)的(de)(de)企業(ye)里,他(ta)為自(zi)己創造(zao)了(le)(le)(le)什(shen)么價值。
港大ICB客席講(jiang)師吳(wu)大有:請看這(zhe)張圖 -- 價(jia)值(zhi)觀分析。
上圖中的“lkigai”,翻譯過來是(shi)“深的意義”。一個(ge)人,如果能活(huo)出四(si)個(ge)象限的集合,就會有一種滿足(zu)感,而且(qie)是(shi)深層的滿足(zu)。這四(si)個(ge)象限分別是(shi):
1、別人付錢請你做的事。
2、你做你擅長的事情。
3、你熱愛的事。
4、能為世(shi)界創造價值的事。
為什么大部分人活得不快樂?因(yin)為他們不(bu)知道什么是他熱愛的(de),能創(chuang)造價值(zhi)的(de),而(er)超級個(ge)體就在追求這(zhe)個(ge)。怎么樣能活出這(zhe)個(ge)狀態?就在于你活出了你的(de)價值(zhi)觀及選擇權等(deng)等(deng)。
一個組織(zhi),如(ru)果(guo)重視(shi)每(mei)個人,讓他們都活出(chu)超級個體(ti)的狀態(tai),幫助個體(ti)活出(chu)使命驅動感,這(zhe)時(shi),個體(ti)或員工就(jiu)會認識到(dao)(dao),他離(li)開這(zhe)個公司就(jiu)再也找不(bu)到(dao)(dao)一樣的組織(zhi)了,所以他不(bu)會輕易離(li)開。
未來平臺
=個人“身心完整”+組織透明化
要想全面實現個人、組織、生態的(de)融(rong)合(he)及(ji)共振,要(yao)滿(man)足(zu)三個條件:使(shi)命(ming)驅動、自主管(guan)理、身心(xin)完整。而讓組(zu)織透明化最難(nan)的(de)就(jiu)是“身心(xin)完整”。
什么叫身心完整?
身心完整指的(de)(de)是活出(chu)真實的(de)(de)自(zi)我。但(dan)活出(chu)真實的(de)(de)自(zi)我并(bing)不是懟天懟地(di)。如(ru)果組織說,“懟”就是透(tou)明,那這個組織沒有人待(dai)得住,因為每天都在語言暴力。
所以我們發現,如果今天一個組織要透明化,要不要訓練?要,絕對要訓練。
一(yi)個組織達到(dao)有效(xiao)的、足夠的透明化(hua)會是什么(me)狀態?來看一(yi)下這個圖:
港(gang)大(da)(da)ICB客席講(jiang)師吳大(da)(da)有:這是周哈(ha)里(li)窗。
“周哈里(li)窗”是心(xin)理(li)學(xue)一(yi)個(ge)很常用的名詞,強調每個(ge)人都有四(si)個(ge)象限,叫做(zuo)“開放(fang)我、盲目我、隱藏(zang)我、未(wei)知我”。
第一個開(kai)放(fang)我。大(da)部分的人都有(you)開(kai)放(fang)我,自己知(zhi)道別人也知(zhi)道,例如你的名字(zi)。
第二個盲目我。自己不知道別人卻知道的,就是盲點。
第三個隱藏我。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就是隱私。
第四個未知我。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叫做潛能。
一個(ge)(ge)組織,越愿意把自(zi)己的四(si)個(ge)(ge)象限打開,這個(ge)(ge)組織就越開放。
要想打開(kai)“周哈里窗(chuang)”,先(xian)從第一個(ge)象限,自我表露開(kai)始。這是組織增加透明(ming)度的基本能(neng)力。
表露自我的(de)感覺,表現自己(ji)的(de)看法(fa),獲(huo)得別人的(de)看法(fa)來驗證(zheng)自己(ji)是否(fou)正確,借這個方式來發展關(guan)系(xi),增(zeng)加親密度(du)。
高效企業
未來=透明度+信任感
越開(kai)放的組織(zhi),越愿意表達。但很多人在組織(zhi)當中(zhong)不(bu)愿意表達,為什么(me)呢?根源(yuan)來自于我們(men)中(zhong)國人相信(xin)的一(yi)句話,家(jia)和萬事興。
我們不愿面對沖(chong)(chong)突(tu),但沖(chong)(chong)突(tu)總要解(jie)決。在一個透明的現(xian)代型組織里,最重要的能(neng)力叫“非暴力溝通能(neng)力”。
港大ICB客(ke)席講(jiang)師吳大有:解決沖突問題,有三個步驟。
解決沖突問題,有三個步驟:
1、陳述事實。
所有溝通里最難的是什么?說事(shi)實。
舉例:
我(wo)和小青約好晚上(shang)7點(dian)吃飯,我(wo)7點(dian)準時到(dao)飯店門口,小青8點(dian)才來。我(wo)有點(dian)生氣,看到(dao)小青走過(guo)來。
我(wo)說:“小青,你有沒有時間概念,讓我(wo)等(deng)這么久,你還是人(ren)嗎?”
遲到跟(gen)是不是人有關系(xi)嗎?沒有。小青被我(wo)這(zhe)么一(yi)說(shuo),會怎么回應?
小青:“你(ni)才(cai)不是人呢(ni)。”
這頓飯肯定吃(chi)不成。我(wo)換個說法,一(yi)樣約(yue)7點(dian),8點(dian)才到(dao)。
我說:“小青,我和你(ni)約7點(dian),你(ni)8點(dian)才(cai)到,我等得很(hen)難過,原本想(xiang)說你(ni)如果準時到,我們還(huan)能去(qu)看個電影,現(xian)在(zai)看不了了,你(ni)說怎(zen)么辦?”
小(xiao)青:“對(dui)不(bu)起,我加班(ban)了。”
這段話就是說事實。
但(dan)是(shi),大(da)部分人不習慣說(shuo)事實,喜歡先(xian)把自(zi)己的情緒發泄出來。這(zhe)時,你(ni)不是(shi)在(zai)解決(jue)問題,也不是(shi)在(zai)溝通,你(ni)只是(shi)想(xiang)讓自(zi)己舒服一(yi)點。這(zhe)個舒服是(shi)建(jian)立(li)在(zai)對方(fang)的痛苦之上,而且對方(fang)一(yi)定會反擊。
2、表達感受。
與其讓對方(fang)亂猜,不如說出(chu)自己的(de)感受(shou)。
舉例:
我(wo)說:“我(wo)等得(de)很難過,小(xiao)青,你什么想法?”
小青:“抱歉,我很內疚。”
我的(de)目標是讓(rang)她內疚嗎?不(bu)是,我的(de)目標只是讓(rang)她清楚我的(de)感受(shou)。我把自(zi)己的(de)想法和感受(shou)都說(shuo)明白,是把周哈里窗的(de)第一個象限打開,換取充分的(de)信任。
在沖突的瞬間,做到充分自我表露時,這個沖突就不易發生,因為沒有爾虞我詐,只有知己知彼,百戰共勝。
3、說明需求。
沖(chong)突(tu)通常是由預期落空引起,要(yao)解決沖(chong)突(tu),就要(yao)提(ti)出(chu)需求。
說明需(xu)求有(you)特別重要的(de)兩點(dian):
(1)說需求,不(bu)說籌(chou)碼。
什么叫“說籌碼”?
比如(ru):“你再遲到(dao)就別(bie)來了(le)”。就是拿(na)“別(bie)來了(le)”當(dang)籌碼。
(2)可(ke)(ke)以先主動(dong)承擔責任,讓對方(fang)輕松(song)一點(dian),免得對方(fang)有壓力,不愿意說出原因。當然有的(de)時候犯錯的(de)不一定是對方(fang),可(ke)(ke)能是自己。
永遠記得,要(yao)心(xin)平(ping)氣和地(di)說,否則任何的(de)溝通都(dou)不會成功,這是基本條件(jian)。
所以,一個透明的組織或者任何沖突的情景,其實都有解決的方案,重點就是練習。在學(xue)習跟應用的過程(cheng)中,不斷踏出舒適區,逃避很(hen)容易(yi),但(dan)它只會讓事(shi)情變得更(geng)糟。組織不透明很(hen)容易(yi),但(dan)是沒有(you)未來。只要你(ni)愿意(yi)開始更(geng)透明,愿意(yi)自我(wo)溝通,按照步驟來,就可以解決問題(ti)。
未來組織
需要具有同理心的人
港大ICB客席(xi)講師(shi)吳大有:未來組織需要具有同(tong)理心的(de)人。
這個模型有一個別稱叫做“情商模型”。由“自(zi)我的情緒(xu)察覺、自(zi)我的情緒(xu)管理(li)(li)、察覺他人(ren)(ren)情緒(xu)、管理(li)(li)他人(ren)(ren)情緒(xu)也就(jiu)是人(ren)(ren)際關系的管理(li)(li)”四部分構成(cheng)。仔(zi)細回想一下(xia),《大學》里(li)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ping)天下(xia),由內而外(wai),四個邏(luo)輯,非常清晰。
在組(zu)織當(dang)中我們要(yao)跟別人互(hu)動,有些還(huan)要(yao)管(guan)理別人。一旦有了管(guan)理的(de)(de)職權(quan),情商低簡(jian)直是個災難。因為沒有情商能(neng)力的(de)(de)管(guan)理者只會用(yong)權(quan)威來(lai)(lai)管(guan)理,用(yong)不(bu)透(tou)明的(de)(de)方法(fa)來(lai)(lai)管(guan)理,用(yong)情緒暴力來(lai)(lai)管(guan)理。
一(yi)個(ge)能夠做到高(gao)度透明及(ji)信任的組織,它一(yi)定(ding)是具有(you)每(mei)個(ge)人都(dou)能夠互相(xiang)察(cha)覺的能力。我(wo)知(zhi)道別人在干嘛,我(wo)也知(zhi)道他人感受是什么。能夠互相(xiang)的觀察(cha)及(ji)理解,這個(ge)叫同理心(xin)。
同理心的背后講的一個核心能力叫“傾聽”。你是否(fou)愿意花(hua)時(shi)間去傾聽(ting)他人的(de)(de)(de)感受,傾聽(ting)他人的(de)(de)(de)需求,這個決(jue)定了組(zu)織(zhi)的(de)(de)(de)開放(fang)度。而真正的(de)(de)(de)傾聽(ting)是專注的(de)(de)(de)、放(fang)下假設(she)的(de)(de)(de)、開放(fang)的(de)(de)(de)去理解對方,這是真實的(de)(de)(de)傾聽(ting)。
高(gao)效是很多企業都追求的(de),而一(yi)(yi)個(ge)高(gao)效的(de)組(zu)(zu)織,一(yi)(yi)定是透明開放的(de)信任感組(zu)(zu)織。在超級個(ge)體逐漸出現的(de)時代,如(ru)何打造出讓員(yuan)工(gong)信任的(de)組(zu)(zu)織,是每一(yi)(yi)位組(zu)(zu)織管理者需要努力的(de)方向。
了解港大ICB課程詳情,請點擊鏈(lian)接: